教師如何做課題?教師做課題是學術水平晉升的主要途徑之一。教師在職稱晉升中,做課題是必備能力和條件。不會做課題的教師是無法晉升職稱的。很多院校將課題作為硬性條件來考察教師的能力。那么教師如何做課題呢?課題有哪些方面需要我們掌握?本文詳細介紹。
1、課題即研究項目,科研課題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過程,包括選擇課題、制訂計劃、實施活動、分析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和論文五個步驟。選題是研究的第一步,貝爾納說:“一般說來,提出課題比解決課題更困難……所以選擇課題,便成了研究戰略的起點。”
2、課題的前期論證
課題的前期論證是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把這一過程分成三步:明確研究方向、周詳研究計劃、進行研究可能性的自我分析。總之,通過教育實踐,挖掘研究方向,提煉課題雛形,設計研究課題的內容。
3、內容設計
指課題研究的內容,不是研究計劃。內容設計要把課題從結構上分析,其包括幾個子課題,子課題又包括幾個部分,就是結構的科學樹。
4、步驟設計
將研究任務和目標加以分解,與時段結合起來,落實到人,制定分階段的操作計劃。
5、方法設計
1、課題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調查法、訪談法、座談會、實驗法等
2、著重介紹課題實驗中的常用方法
6、成果設計
指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教育教學研究課題主要表現形式為:論文集、教學案例集、討論稿、研究報告、階段總結、研討課、實驗觀摩、實驗小結、論文、個案分析、電腦光盤等。
7、文檔撰寫
開題報告 研究報告 研究記錄 調查記錄 實驗記錄
教師如何做課題?科研課題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認識活動過程,包括選擇課題、制定計劃、實施活動、分析整理資料、撰寫報告和論文五個步驟。選題是做課題的第一步,做課題要做的工作很多,一片文章無法闡述所有,如您想知道如何做課題,歡迎詳細咨詢在線客服。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