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貿易物流
伴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碳排放總量也在不斷地攀升,對世界經濟和全球環境的影響也日趨顯著。因此,西方發達國家不斷向我國施加壓力,要求包括我國在內的部分發展中國家盡早參與到全球的二氧化碳的減排行動中來,直接承擔減排義務。我國也在2009年底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決定,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并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
一、我國對外貿易中隱含碳排放量變化的原因
1.對外貿易的貿易模式不合理
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發展模式是出口導向型,出口產品也主要集中在“兩高一資”產品上,這些出口產品包括礦物燃料、原料制成品和高耗能金屬制品以及一般的低端機械設備等產品,均屬于低端的加工產業鏈條中環境污染密集型、能源耗費密集型的產業。耗費了過多的能源和原材料,造成了較高的碳排放。我國傳統的經濟增長主要是依賴所謂的“兩高一資”產業,即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的產業的增長,屬于典型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特點,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也導致了較高的碳排放。
2.對外貿易的貿易結構不合理
以貨物貿易為主的貿易結構,導致了我國對于制造業發展的不斷增長的需求,而相對于農業和服務業而言,制造業對于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更大,對于環境的污染程度也更高,也造成了更多的碳排放。而且我國僅有的服務貿易的出口也主要是集中在諸如貨物運輸和旅游服務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上面,這些行業的碳排放與制造業相差無幾。而發達國家特別注重的諸如通信服務、保險服務、金融服務、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廣告宣傳服務、電影音像服務等,代表貿易發展方向的先進服務業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興服務業,恰恰是我們最薄弱的,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
3.對外貿易的貿易方式不合理
加工貿易所占比重過大并且超過了一般貿易,這種特殊的貿易結構,是由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決定的,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充當的是終端加工制造者的角色,這就導致了我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貿易方式。這種狀況使得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不利地位,減少碳排放的空間極其有限,也使得我國的對外貿易雖然規模巨大,但是所創造的增加值的收益相當有限,對于上下游的相關產業和周邊產業的帶動力不足,同時還使我國成為主要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及碳排放大國,造成了環境污染,客觀上也造成了經濟增長與發展低碳經濟之間的矛盾。
4.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不合理
在我國對外貿易的出口商品中,中低端制成品占到了一半以上,行業間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的現象非常嚴重。這種以中低端制成品為主的出口結構也決定了其增加值不足,單位出口產品的利潤微薄,只能大批量生產,大批量出口,生產過程中必然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同時由于成本壓力巨大,迫使出口企業選擇諸如煤炭等價格低廉的能源作為生產過程中的主要消耗能源,這也是生產過程中高碳排放的重要原因之一。
5.對外貿易的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
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導致了碳排放量的大量增加和環境的嚴重污染。這種能源消費結構是由我國煤炭資源豐富,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相對貧乏的能源資源儲量狀況所決定的。
二、促進我國對外貿易低碳化發展的對策建議
1.轉變對外貿易的貿易模式
糾正我國當前低環境保護基準和低附加價值以及低技術含量這一“三低”的貿易模式,目的是促進國家與國家之間貿易往來發展的連續性,開拓出高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低資源耗費以及充分發揮出人力資源優勢的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方面輸出國家的貿易在合適范圍內增長;另一方面,也要對于優化輸出產品模式、提高工藝水平投入更大的關注度。有必要提升認識,減輕我國的就業壓力,提高我國的就業水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是主要依靠以勞動力為增長點的結構模式。因此,當以發展外向型服務業市場為突破口之時,最大限度地發揮優質人才資源的創業優勢,更進一步增強在對外輸出貿易中我國的服務貿易的比重。
2.優化對外貿易的貿易結構
為了優化貿易結構,必須大力發展服務貿易。當前我國勞動和資源都屬于密集型產業,其中“兩高一低”———能耗高、污染高、技術低的產業更是我國的主要輸出產品,輸出國外的產品市場上,被原料制成品、耗能高的金屬制品、傳統的低端機械設備、以及礦物質燃料等這些商品占據著很大一部分,事實上,以上所述商品屬于高碳排放量商品,會嚴重影響自然生態環境的清潔。有必要改變我國當前這種低附加值、低環境保護標準、低技術含量“三低”的產品輸出產業模式,開拓新型工業化之路。進一步發展中國服務業,在規范增強中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國際競爭力延續性發展的同時,盡最大能力使服務業實現國際化、社會化和產業化。統一搞好建設服務業與新型工業化建設二者之間的聯系,協調其與一系列產業發展,給予發展服務業更高的關注程度。
3.優化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
要適應低碳經濟的潮流,我國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必須逐步走向結構多元化和產品高級化,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出口商品的結構調整和優化。不但要促進出口貿易穩定,更要把重心集中在改變輸出國外產品模式。鼓勵能效較高的產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限制資源類、能源消耗密集型產業產品的出口。
4.優化對外貿易的能源消費結構
必須進行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逐步改變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并逐漸降低化石能源消費的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從根本上減少碳排放。同時,可以對煤炭和石油等進行低碳化和無碳化處理,以最大限度地達到煤炭和石油等傳統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通過強化能源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能源資源利用率,促進實現能源替代。必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我國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資源儲量很豐富,應當進一步加大對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等的開發和使用,以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而且我國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條件也已經具備,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熱發電兩種技術都已在運行。可以大力發展核能利用。核電是一種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的高效和耐久能源,在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開發和使用,核電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