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快速發表SCI,作者要做的工作很多,不僅需要催稿,還需要做一些基礎的工作,掌握相應的技巧,下面對此展開詳細的介紹:
1、選好投稿時間,最好每周的前幾個工作日投稿。
編輯們不喜歡周五或其他節假日前一天投上來的稿件,假日臨近,即使來得及送審,也鮮有審稿人會同意審稿;而來不及送審或初檢的稿件,就得積壓到節假日后處理,大量研究領域相近的稿件同時提交上來(特刊截止日情況尤甚)會增大找審稿人的難度(合適的都被邀請了,不可以過度頻繁地去騷擾人家)導致拖延。
2、與編輯交流要有禮有節。
信件的主題要簡短清晰(文章編號是必備項,不要奢望編輯能記住手上大幾十篇文章所有作者的名字),內容要精煉準確(避免長句、長段、復合句,確保意義表述無歧義)。
3、請認真閱讀編輯部來信。
不同內容信件(比如來自編輯的文章修改通知、來自財務部門的文章繳費通知)的發送人、抄送人可以提示你有問題該找誰,不要一味寄希望于你發送錯對象的信件會被及時發現。雖然很多信件都有現成的模板,但編輯們會根據稿件的具體情況對模板進行修改(如修改期限、某些細節格式、針對某審稿人或編委意見的說明等),作者一定要仔細閱讀全文。
4、相互配合。
對于編輯部要求提供的一些文件或信息,作者要盡快按要求提供,以免因為這個造成稿件處理的拖延或稿件被拒(有些期刊的硬性要求盡管不一定合理,但編輯真的無權給作者開綠燈,一些必備的信息及文件請務必及時提供)。
對于文章格式之類的問題,絕大多數作者還是很給力的,而且不少期刊的編輯是會幫作者排版的,因此問題不大;至于作者認為編輯部給的修改時間太短之類的問題,只要你去信說明情況并給出一個合理的截止日,一般是不會被駁回的;而涉及財務方面的事情,作者要做到對自己的研究機構等經費劃撥方的走賬流程有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才可以在和期刊方面溝通時避免一些誤會和延遲。
5、對自己的稿件有比較清醒的認識。
此項研究的內容是否適合某期刊的主題?數據量是否充足?新穎性、可讀性是否夠好?實驗結果與結論聯系是否嚴謹?只要作者對這幾點的回答是很有信心的,那稿件處理一般不會太坎坷。相反,則有可能被秒拒,即使被送審,審稿人對一篇看上去就無趣(沒啥新意、行文錯誤百出、邏輯混亂)的稿件也不會有什么興趣或好的評價。
6、題目和摘要很重要。
編輯發送審稿邀請時,審稿人一般是可以在邀請信中看到文章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的,并據此決定是否審稿。因此,一個不流俗的題目、一段語言精練準確的摘要至少可以縮短找審稿人的時間并增加審稿人對文章的印象分。
上述就是sci文章發表要做的工作,對論文順利發表見刊至關重要,作者要提前做準備,還有疑問也可以聯系專業人員,給您提供更詳細的指導。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E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