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生鮮農產品產業得到蓬勃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有必要對基于互聯網的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進行探究。本文通過整理數據分析得出互聯網下生鮮農產品的流通環節,構建相應的流通模式。
關鍵詞:互聯網;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物流交易平臺
顧靈靈 李小婷 郭鵬興 王婉珊《合作經濟與科技》2021 年 6 月 30 日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興起,傳統的生鮮農產品搶占市場逐漸變得困難,但是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體系蓬勃發展,使得配送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提高。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由量的增加也轉向質的轉變,消費者更加關注餐飲企業食材的新鮮度、營養性、安全性以及多樣性,這對生鮮農產品的物流配送則是提出了新的要求。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對時間因素具有相當嚴格的要求,即對物流運輸的時效性較為敏感,需要良好的物流配送體系。生鮮農產品運輸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其規模得到了快速擴張,但是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無法很好地滿足消費者對于生鮮農產品時效性的要求。生鮮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主要是用于調節生鮮農產品供給與需求間的矛盾、連接生鮮農產品生產與消費間的主要設施,在整個物流配送體系中起著樞紐銜接的重要作用。生鮮農產品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商家、消費者之間是相互競爭的關系,不利于行業發展。最后在農產品質量保障問題上,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難以實時看到農產品質量的漏洞,以壞充好,使消費者對這種線上購買模式心存擔憂。
二、文獻綜述
一)數字信息共享化。基于我國已邁入數字經濟時代,以互聯網、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深深地融入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因此,本文針對性地提出以數字化來管理平臺,加大平臺開發,以多個信息化數字化系統共同調整商品流通渠道,深度聯系供應商,加強對新領域的成本控制,同時注重用戶體驗與及時反饋,讓客戶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優質生鮮農產品,從而加快數字技術與服務業的融合,進一步發揮服務業在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中的先導性作用。
(二)管理系統標準化。管理系統標準化是提高生鮮電商和降低成本的前提。一是人員標準化,即需要培養掌握生鮮電商運營戰略的物流人員。二是物流管理標準化,物流管理體系的標準化直接影響到物流的速度,從客戶選材下單后到接收到商品都有標準可循,那么物流過程中就可以減少大量的人力物力,促進物流的快速運轉。三是產品標準化,目前消費者在生鮮電商平臺一般是依靠照片和文字表述來選擇所需的生鮮產品,并不能更好地識別和把控生鮮產品的質量,需要建立具有標準化與數字化相結合的管理系統,切實做到實時監控到產品的整個成長過程,保障產品的質量,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三)生鮮農產品產業數字化。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以及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運用數字經濟推動經濟增長,通過信息通訊技術改造實體經濟,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生產力提高,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的數字經濟時代,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在數字經濟時代下,各個行業都或多或少被它影響著、改變著,生鮮行業也不例外。生鮮農產品作為人們的日常必需品,生鮮行業因受制于生鮮農產品自身特點、物流倉儲、物流服務水平不高因素,盡管目前國內生鮮電商行業資本依舊熱情高漲,但卻鮮有成功者,究其原因在于業內一直未能形成一種行之有效、成熟穩定的數字化商業運營模式。
生鮮農產品行業一個了亟須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證快速、優質地將產品送達客戶手中。生鮮品不同于其他消費品,它具有保質期短、易腐爛、高損耗的特性,這就要求物流配送有一定的保鮮條件,否則隨時都有可能面臨退貨退款的風險。由于保質期較短,客戶對生鮮品保鮮度要求比較高,利用數字經濟時代下的數字管理,我們可以達到以最短的時間、最少的流通環節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四)流通模式融合。管理系統標準化是提高生鮮電商和降低成本的前提,數字信息共享化是調整商品流通渠道,深度聯系供應商的關鍵,產品產業數字化是加快產業融合和提高商業運營的橋梁。實現數字信息共享化,加快生鮮農產品流通渠道的快速調整,加強與供應商的進一步聯系。系統化、標準化保證了物流環節的快速運轉,加快了數字信息共享的速度,降低了電商運營的成本。由于數字信息的快速共享和系統的高效運轉,實現了產品產業數字化,加快了產業的深度融合,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圖 1)
三、基于互聯網的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構建
(一)生鮮農產品的物流環節。生鮮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的多樣化促使市場蓬勃發展,但受技術的影響,網絡營銷模式缺乏將個體及營銷資源有效結合的能力。物流組織的不合理成為網絡營銷發展最主要的阻礙因素,模式主體間沒有形成戰略聯合,致使有關物流運作的信息資源傳遞受阻,沒有能力共同應對物流服務需求及物流運營風險。對有關網絡營銷的物流資源使用不當,沒有形成資源的有效配置,致使物流資源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阻礙物流運行進一步發展優化。專業程度不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網絡營銷過程中希望獲取高昂的利潤,但僅完成低程度的物流服務,有的甚至不顧商家農產品,惡意操作增加損耗率,或者在配送網購農產品時態度惡劣,破壞商家口碑聲譽。
在此大背景下,本團隊建立一個專業化的物流交易平臺,針對每一個物流環節設置相應的互聯網專業系統,與相關企業建立第一合作,確保物流信息資源有效利用。以嚴格的物流服務標準完成高程度的物流服務,一方面與商家及時進行溝通,確保在平臺上與商家所提供的產品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提高物流配送人員的標準,定期對其進行崗位服務培訓,保證每一位配送人員的服務水平得到有效提高與改善,以形成一個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與此同時,要加強與商家、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增加交流互動的機會,優化三者之間的關系。
(二)生鮮農產品的質量保障。在受利益等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商家利用消費者難以實時看到農產品品質的漏洞,以壞充好,使消費者對這種線上購買模式心存擔憂。基于保障消費者利益的角度,打消消費者對線上生鮮平臺的擔憂,本團隊所建立的第三方平臺設置了以下程序:(1)針對生鮮農產品的保質期時長的限制,建立實時直播賣貨系統。每一個用戶可以利用直播所展現的產品,在生鮮平臺搜索到附近的店鋪來進行選購,從選材到打包的一系列過程在直播賣貨系統上一一看到,保證產品質量的新鮮度。(2)針對商品的使用滿意度,設置獎懲制度系統。通過消費者使用產品的滿意度對在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上的商家提供減少物流支付費用等獎勵或者對其進行提高物流費用或者不再為該賣家提供物流服務等懲罰,確保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忠誠度。針對產品的真實性,設置實時監控系統。
(三)生鮮農產品的流通模式。由于部分農產品商家想借網絡銷售這個平臺提高產品的銷售量,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忽略了構建長期顧客的模式,導致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沒辦法很好地構建起一個連接平臺,出現生鮮農產品運營方面的短板。
本項目針對以上情況,通過微信小程序和 APP 將消費者與商家連接在一起,實現資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解決保障生鮮質量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優化商家運營以及維護消費者權益等問題。此外,本平臺還結合所設立的針對性系統進行解決。如針對生鮮農產品質量受損問題所設置的誠信積分系統、產品質量評估系統、實時監控系統等,為消費者提供質量保障。又如針對消費者服務滿意度問題所設立的獎懲制度系統、產品信息及時更新系統等,加強平臺本身、商家和消費者兩兩之間的聯系,切實保證每一個運營環節的有效進行與及時反饋,以達到消費者權益和優化商家運營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符合時代創新要求、具有社會進步性等的特點,能在消費者和商家之間構建起連接作用,實現資源的整合,從而解決保障生鮮質量,優化商家運營以及維護消費者權益等問題。
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的營銷目標是家庭人群、辦公室人群和周末休閑人群。因此,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其營銷方向更加突出休閑、飲食、娛樂和便捷的特點,以“高大上”的營銷定位來樹立自身的高端形象。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的經營模式如圖 2。(圖 2)
四、結語
(一)結論與借鑒意義。隨著群眾支持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的出現,而且基數巨大,第三方物流交易平臺行業質量目前泥沙俱下,急需整頓。與互聯網掛鉤的各行各業發展迅猛,種種條件匯聚一起,由于本項目能解決人們擔憂的兩大問題,以及有與互聯網掛鉤計劃,發展必定一片光明。我們借鑒已有的生鮮品牌,取長補短,通過資源優化的方法,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達到市場的最優配置。
(二)局限性與未來展望。本次調查的覆蓋范圍小,數據少,樣本量少且缺乏相應的數據支撐分析,文字說服力薄弱。因收集數據渠道和能力有限,故分析多數停留在表面程度,缺乏深入的數據剖析。由于以上所述原因,所以本文中提及和利用的數據存在片面性,分析的部分在此基礎上缺乏可深入挖掘探討的余地。
針對上文所述的研究局限性,后續會深入相關行業內部進行實地調研,以獲取充分信息,真實還原其運營過程以及更加客觀評價其運營績效。隨著數據樣本的增加,相信能更加客觀地分析運營數據的真實效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