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國防教育論文
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意義
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國防的重要潛力,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只有大學生們增強了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和安全意識,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希望。而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加強大學生們的國防教育,提高國防意識。當前貌似和平的國際環境中,我們必須清楚地意識到戰爭的根源并沒有消除,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斗爭的方式在不斷演變,由軍事斗爭逐漸轉向和平演變,政治經濟文化因素的滲透加劇。而且我國及周邊國家和地區還隱藏著很多不安定的因素,一些反華勢力不斷在我國周邊地區和國內挑起事端,企圖破壞我國目前和平發展的現狀,“臺獨、疆獨”勢力抬頭,企圖分裂國家,海權爭奪愈演愈烈,南海諸島被嚴重侵占,戰爭也許難以避免。這些不安定因素迫切需要我們加強自身的國防建設,增強國防安全意識,不給敵對分子以可乘之機,維護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大局。
當前高校國防教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許多學生、家長都不明白大學生為什么要加強軍事理論的教學和軍事技能的訓練,認為保家衛國那是軍人的事情,我們學習軍事理論知識跟所學專業一點關系都沒有,認為那是一種多余的課程。甚至有許多高校的老師都認為,軍事理論課的教學是沒有必要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因此,高校國防教育教學也就擺在了一個從屬的地位,相當多的學校沒有將國防教育教學納入正常的教學活動,沒有獨立的教研室,只是在學生日常教育活動中有所涉及。當前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有兩種,一種是軍事技能訓練,一種是軍事理論課教學。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嚴重的師資問題,軍事技能訓練原來主要由所在地駐軍負責訓練,但近幾年來,各高校面對駐地部隊繁重的任務和高校的實際情況,開始嘗試由退伍兵來承擔一部分技能訓練的教學任務。
而在軍事理論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就更加明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相當多的學校開始開設軍事理論課程,講授基本的軍事知識,如中國國防、軍事思想、戰略環境、軍事技術以及信息化戰爭等內容,但是軍事理論教學的師資卻嚴重缺乏,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對該課程的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大部分高校沒有國防理論課教學的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大部分都不是本專業出身,而且因為專職教師的崗位變動導致教學隊伍很不穩定。
一方面,隨著高校的擴招,高校大學生規模快速擴大,大學生參與軍事技能訓練的人數眾多,而參訓官兵和老師都非常有限,給日常的訓練帶來了難度,因此,大部分高校的技能訓練停留在稍息、立正、齊步走、正步走、整理內務等簡單內容上,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影響了訓練效果。二是軍事理論課教學方面,受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現狀的制約和影響,相當多高校的軍事理論課沒有成為培養大學生軍事理論素質和國防意識的主陣地。軍事理論課的教學缺乏理論性、前沿性、吸引力。教師更多的是進行理論的說教,缺乏實踐教學環節,教學途徑單一,再加上學生對該課程的認知有偏差,學生不重視,導致實際教學效果不佳。
加強新時期高校國防教育教學的對策思考
各高校要清楚地認識加強國防教育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增強大學生國防意識的主渠道,要不斷重視和加強高校的國防教育教學體制,重視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加強國防政策的宣傳和政策的落實。建立和完善高校軍事教研室,承擔國防教育教學任務和科研任務,使高校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制度化、規范化。相關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高校國防教育教學的評估和督查,從國防教育教學的機構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經費支持等各方面進行檢查,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不斷提高國防教育教學質量,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國防意識,自覺獻身國防事業和為國防建設作貢獻。
高校要高度重視國防師資隊伍的建設,優化師資隊伍,從目前來看,培養大批專職的國防教育教師是不太現實的,所以高校要積極探索,培養一支“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師資隊伍,國防教師組成可以是專職思政教師,也可以是輔導員、武裝保衛人員,甚至可以聘請一些現役或預備役軍人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另一方面,加強交流和培訓。當前全國高校每年有軍事理論課教師培訓,學校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軍事教師的培養,鼓勵兼職教師參加培訓班,參與軍事理論課的研討、交流和經驗介紹,提高理論教學水平。作為軍事理論課的教師而言,要積極參加職稱的評定,不斷通過課題研究、論文撰寫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科研水平。
高校要以軍事理論課為主陣地,開展多種形式的、內容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教學過程中要采取課本內容與軍事時事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理論講授與觀看視頻相結合。在授課中可以組織學生觀看中國歷年閱兵式,了解新中國國防的發展,增強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民族自豪感;高校可以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如激光模擬射擊場,戰爭沙盤,學生可以進行激光模擬射擊訓練,可以進行沙盤模擬戰爭,增強課程的生動性、實踐性和吸引力。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組織部分學生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或部隊官兵訓練,然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國防大討論,以參觀學生的所看所想所感來與同學們交流,從而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增強課程吸引力,培養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
總之,在世界軍事形勢風云變幻的今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面對著眾多無法避免的摩擦、沖突甚至戰爭,而作為人才培養的基地,加強青年的國防意識教育是高校義不容遲的責任。作為高校,需要改變觀念,改變認識,加強國防教育教學,為實現我國人才培養戰略目標造就高素質人才,建立強大國防后備力量,實現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文作者:周邦華 單位:海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