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項目管理論文
作者:董明興 單位:山陽縣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
立足于工程建設項目的整體系統,把它看成完整建筑產品的開發生產過程時,理論上的研究和實踐中的探索表明了項目策劃工作在項目管理系統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我國目前建設管理中的薄弱狀況。健全建設策劃機制,增強工程建設策劃能力,提高建設項目策劃水平,做好建設策劃工作,是搞好工程建設現代管理、提高建設項目效益的關鍵,也是我國建設事業的當務之急。建設項目策劉的概念、內容、特點
1、建設項目策劃工作的概念,是指把建設者意圖轉化為意義明確、系統清晰、目標具體且富有策略性運作思路的高智力活動。是在特定的政治、經濟或社會生活背景下對建設立意的行動方案的構思與優化運籌工作。建設項目策劃的內容包括建設前期項目系統構思策劃、建設期間項目管理策劃和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策劃,總稱建設項自發展策劃。系統構思策劃可分為總體策劃和局部策劃。總體策劃指項目前期決策過程進行的全面策劃。局部策劃是項目單項性或專業性的策劃,可在前期進行,也可在實施中進行。項目實施管理策劃即項目管理和目標控制策劃,旨在如何展開實施,變成可實施、可操作的行動方案,提出帶有謀略性和指導性的設想。它包括組織策劃、融資策劃、目標策劃、管理策劃、控制策劃等。
2、從國民經濟宏觀管理方面,可以進行國民經濟市場宏觀管理調整控制總體策劃。從微觀經營方面,可以進行建設項目市場策劃。例如商品房策劃,其具體的任務是:(1)進行商品房政策和市場調查研究,預測發展趨向,編制商品房項目開發戰略,提供伺尋項目的指導原則和營銷戰略;(2)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和項目營銷謀劃,提供項目決策建議;(3)編制設計任務書,并按既定謀劃進行監理,評審設計成果的符合性;(4)進行實施策劃;(5)隨項目進展進行策劃的動態修正;(6)對項目進行后評價,確定項目效益的實現情況和策劃品位。項目開發戰略研究是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可行性研究是編制設計任務書、進行設計控制的基礎,兩者合稱為項目前期策劃,或項目設計前期決策策劃。
3、建設項目策劃具有系統性特征,策劃工作首先要分析項目投資環境,亦即存在于項目系統之外的物質的、經濟的、信息的和人際的相關因素的總和。明確資源配置約束、政策約束及項目系統的各種輸入變化。其次是系統目標分析,明確完成期限、投資回收期限、利潤等指標,建立項目目標指標體系并使其定量化。其三是明確項目系統構成,做好子系統分析和整合策劃。系統規律告訴我們,系統的要素一樣,結構不一樣時其能量就不一樣;系統整體的功能不等于各組成系統功能的機構相加。說明了一個成功的整合策劃,無疑會大大增高項目的效益期望值。
4、建設項目策劃具有多學科復合性、高智能性特征,具有知識經濟特征。建設項目策劃要求策劃學、建筑學、項目管理、系統工程等多學科知識,它是高科技知識信息的儲備、生產、使用的高智能活動。社會建筑技術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一是施工水平,二是設計水平,三是策劃水平。策劃無疑是知識經濟最重要的一種資源與最活躍的生產力要素,知識經濟為策劃業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沃土和美景。行業系統的自組織性、社會的科技進步性、經濟的發展特性,使行業策劃正在成為時代主流。高水平的項目策劃.將在項目管理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使項目決策明智化、項目管理科學化、項目效益最優化。
5、建設項目策劃具有實踐性和動態性特征。建設方案的產生,并不是由投資主體的主觀愿望和某種意圖的簡單構想就能完成的,它必須通過專家的總體策劃和若干重要細節的推敲,如項目定位、系統構成、目標界定及管理運作等的具體策劃,并進行實施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與市場實踐緊密結合,才能使建設方案建立在可靠的基礎上。在此基礎上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所提供的經濟期望值才能具有可實現性。如果僅憑理想條件出發作出決策,這種可行性研究得出的結論雖然很樂觀,而實施中卻不能按預想的方案運作,實際結果可能會與原結論相悖。同時,項目策劃具有隨項目逐步發展而深入和隨發展中的變化逐步修正的動態特征。建設項日菜劃的重要性、必要性
6、建設項目決策策劃對工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若將項目建設劃分為決策、設計、施工三個階段,并將所有投入簡單地歸結為一種資金投入時,和宏明〔文獻3〕指出,各階段工作成本與工作質量對項目的影響差別很大,決策階段工作成本僅占投資的千分之幾,工作質量對項目效益的影響則占到80%(下表)。李永福、王蕊〔文獻4〕指出,初步設計及以前的決策階段,影響工程建設投資的可能性為75寫~95%,在技術設計階段影響項目建設投資的可能性為5~35%,而這兩個階段用的時間占項目周期時間的1/4。并指出,施工階段節約造價的可能性不超過10寫。顯然,當建設項目策劃列為項目管理的規范程序,經市場培育成為專門業務成熟后,被采納的決策策劃將是主要影響項目效益的因素。
7、當前市場經濟建設項目管理需要項目決策策劃。城市建設經濟主體總體還很貧窮,項目效益觀念還很片面。投資主體只談企業財務評價,不講國民經濟評價,只重經濟效益,不管環境效益,只計交易價格,不顧影子價格的情況較為普遍。缺乏對擬議項目在可靠基礎上的系統分析和全面論證的情形與盲動并存。或明或暗的不正之風與投資決策人的主觀意志成為重要因素的狀況同在。十余年來市場經濟的培育已經到了重視策劃水平在建筑生產力發展水平中的作用的時期。規范化策劃程序的確立,可以有效地遏制盲動和僅憑投資決策者主觀意愿的情況,還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競爭,消除某些不正之風,提高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保證投資主體的投資成功率。
8、城市建設中靠犧牲經濟適用以嘩眾取寵的現象,極需建設項目市場定位策劃來對治。例如熱衷于在建筑外輪廓的幾何圖形上做文章,片面追求外部輪郭部形式,不管它經濟與否,實用如何,使得一些建筑外輪廊不規整,不僅給建造帶來困難,提高結構造價的比重,還由于外墻多,增加保溫隔熱投資,造成能源浪費。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抗震、抗風、抗災能力。再如片面追求建筑高度,盲目建造高層住宅。而高層住宅通常比多層住宅成本高,單位面積往往高出三分之一,每套住宅購房投資增加的數額對家庭來說比較可觀。三如熱衷于采用豪華建筑材料,對是否用得相宜、用得得體不加審慎,把大量的錢花到這種非理性的形式主義追求上去勢必增加造價。商品房開發,若不顧及使用者的利益,產品定位綜合因素分析不周,建成后勢必難以出售。不僅環境效益、社會效益不佳,即就是開發者原渴望的經濟效益,也會成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