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油畫藝術論文
風景油畫給人們一種特殊的視覺美感,它的構圖形式是多樣化的,每一種構圖形式帶給人們的視覺感受是不同的。每一幅風景油畫的構圖都會涉及到點、線、面,它們是造型藝術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畫面的重要構成形式。優秀風景油畫作品中的點、線、面構圖給人視覺上的沖擊力很強,且畫面中的點、線、面也可以是表達畫家情感的載體。藝術家都重視對油畫風景作品的點、線、面的構建,經營好它們在畫面中的位置和關系,并且將點、線、面的形式靈活運用到作品中,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情感。
油畫風景是高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必修課,大學低年級學生到室外進行油畫風景寫生顯得很盲目,面對美麗的大自然不知該如何取景、如何構圖,沒有信心畫好一張畫。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首先應告知學生一些繪畫原理和構圖方法,尤其要對學生進行點、線、面的藝術訓練,通過抽象形態體現形式美的法則,強調形態元素的比例、平衡、對比、節奏、律動等,讓它們給人帶來視覺美感。同時,學生要思考自己適合畫什么,能夠畫什么,最后才決定應該畫什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繪畫技能,為今后的油畫創作打好基礎。
學習點線面的意義
大自然的形態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畫者會因不同的視覺感受而使畫面產生獨特的構成形式,組成嚴謹而賦有節奏律動感的畫面,營造出理性美、抽象美和意境美。心理學家認為,藝術家在創作的思維過程中,始終體驗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美感。著名的藝術大師康定斯基形成了他獨特的點、線、面理論,他寫道:“色彩和形式的和諧,從嚴格意義上說必須以觸及人類靈魂的原則為唯一基礎。”[1]這充分體現他的感性思維是在理性思維的基礎上形成的,理性思維沒有離開過繪畫創作的過程中。面對風景進行油畫寫生也可算是一種創作過程,因為寫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一種理性的情感體驗,畫面構圖中的點、線、面是非常講究的,這是對生活和自然的抽象概括,對畫面進行構思構圖要具有獨特的審美情趣,最后才能展現出生動的美感。
風景油畫中的構圖
構圖,《辭海》中的解釋是指藝術家為了表現作品的主題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間,安排和組織人、物的關系和位置,把個別或局部的形象組成藝術的整體。在周正先生著的《繪畫構圖原理》中關于構圖的定義,是畫家利用視覺要素在畫面上按空間把它們組織起來的構成,是在形式美方面訴諸視覺的點、線、形態、明暗、色彩的配合,畫家對現實的感情、看法,借此得以作為一種思想向觀眾表達清楚。[2]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繪畫藝術中的構圖是對畫面內容進行空間安排,并且要借助點、線、面等繪畫要素來進行構建,所以,點、線、面在構圖中的作用非常關鍵,值得大家探討和研究。
在風景油畫藝術中的構圖是有規律可循的。它們所共同遵循的規律,就是尋求不平衡中的平衡,不穩定中的穩定。風景油畫中的構圖形式要達到一種比例與節奏、均衡與變化的協調統一,可以運用點、線、面間的差別,來打破畫面中的平衡與穩定,又靠點、線、面的穿插對畫面重新建立和分割,打破原有的結構,并在此求得平衡與穩定,盡量達到大破大立的效果。畫者應打破原有的秩序,在畫面中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秩序,但它們之間要相互關聯,互為結構。好的畫面構圖要做到生動自然,同時有新奇美。中國的風景油畫構圖應從中國的“天人合一”美學思想中吸收營養,從中國文化的思想淵源和中國山水畫的意境中去探索真諦,最終才能取得成功。
風景油畫構圖的點、線、面構建
風景油畫構圖講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卻是建立在具象基礎之上的。畫面通過對景物的取舍,利用點、線、面的構成形式,可獲得不同的審美體驗和情感體驗。那么點、線、面在風景油畫中到底是如何構建的呢?
點,是最簡潔的元素,但表現形式最豐富,它通過大小、形狀、方向、位置的變化,構成具有一定韻律美的組合形式。在畫面中選擇圓點或方點要聯系畫面整體的多種因素,構思、風格、構圖、表現方法、色彩、明暗、韻律等或側重某一因素。根據畫面需要,有時可以運用整體點表現景物,整體點是多種形式的點的集合,聚散的排列與組合,帶給人們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何安排好各自的位置關系,如何恰如其分地控制好各個元素,這都是繪畫過程中必須先考慮清楚的。在分布規劃時要做到疏密有序,主次有別。
點在畫面的構成中有靈動性,在亮色調的作品中,重色“點”或純色“點”具有擴張性,在暗色調或灰色調的畫面中,重色“點”具有向心性。大藝術家畢沙羅喜歡用點表達繪畫激情,不僅表現了光色效果,表現了客觀現實的立體、空間等因素,而且點隨形之變而變,點隨空間之變而變,使抽象之點與形、色的結合表現得非常精彩。所以,畫者不能輕視這小小的“點”,如果用對地方了,它在畫面中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線,是點不間斷運動的軌跡。線條是一種明確的富有表現力的造型手段,直線和曲線有各自的性格和特征,它們能直接地、概括地勾畫出對象的形態特征和形體結構,它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形式美感。我們都知道風景油畫中的“線”要有穿透力和生命力,飄逸中有筆斷意不斷,筆斷氣不斷之勢,畫者可以像用毛筆寫行書那樣來用線,畫面會更有一番意境。在風景油畫的構圖中,先要概括景物并設計好線的形態和動態,作品最后的效果才會更感動人。
凡•高的名作《星夜》運用了很多“線”,天地間的景象化作了濃厚、有力的顏料漿,順著畫筆跳動的軌跡,而產生的旋渦節奏,令觀者屏息。整個畫面,似乎被一股洶涌、動蕩的激流所吞噬。風景在發狂,山在騷動,月亮、星云在旋轉,而那翻卷繚繞、直上云端的柏樹,看起來像是一團巨大的黑色火舌,反映出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覺世界。“它一方面表達了梵高高亢的情感,另一方面表達了他對構圖上的精確計算。”[3]我們在畫中看見,前景的小鎮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線筆觸來描繪的,與上部呈主導趨勢的曲線筆觸,產生強烈對比,那點點黃色燈光,均畫成小塊方形,恰與星光的圓形造型形成鮮明對比。教堂的細長尖頂與地平線交叉,而柏樹的頂端則恰好攔腰穿過那旋轉橫飛的星云。作品表現了旋轉的線條,粗獷有力,讓人感受到畫家復雜強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