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龍湖是徐州市核心風景區,為提升城市品位、彰顯城市魅力,根據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需對云龍湖湖中路進行綜合改造,該工程除傳統意義上的橋梁工程外,尚需通過裝飾形成景觀融入周邊環境。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本著“精心、精細、精致出精品”的建設理念,認真做好每一步工作,使得工程建成后效果顯著,獲得市民一致好評,其中平橋護欄設計獲得國家專利。
關鍵詞:堤改橋,精,細,核心論文發表
云龍湖水庫位于徐州市主城區南郊奎河上游,東、西、南三面環山,北鄰徐州市區,東與云龍山相接,西與韓山相連,是1958年為解決徐州市區南部山洪倒灌問題,動員市區居民、單位、部隊修筑的人工水庫。水庫大壩全長4038米,集水面積54平方千米,總庫容4229萬立方米。經過多年的治理和歷次的景觀工程建設,云龍湖的功能不僅僅限于防洪保安,已經成為徐州市主要風景區。為進一步提升云龍湖周邊景觀,彰顯徐州市城市魅力,根據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對云龍湖進行綜合改造。經過改造,目前云龍湖已成為綜合觀光的旅游風景區。
原云龍湖湖中路北起防洪大堤中段南至珠山北麓,長約1460米,分云龍湖為東湖和西湖,按設計要求將原湖中路北大堤至沙月島長約700米的路堤改造成以橋梁和路堤相結合的景觀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使東、西湖水面連通,小型游船可徜徉于兩湖之間。具體方案是采用平橋與拱橋相結合的方案,即在北段靠近云龍湖北大堤位置建一座平橋,在南段靠近沙月島處把原有一座拱橋拆除重建。平橋既滿足兩湖通透,又與音樂廳自然成趣,渾然一體;拱橋可滿足高度小于4.5米小型游船通行。主要的建設內容為:平橋共11跨,每跨15米,總長165米,寬15.5米(凈寬10米,兩側人行道寬各為2.75米),橋面高程34.2米;拱橋共1跨,跨徑60米,總長100米,寬15.5米(凈寬10米,兩側人行道寬各為2.75米),橋頂高程38.5米。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把“精心、精細、精致出精品”的建設理念貫穿始終,使工程建成后取得了好的景觀效果。
一、前期方案精心論證
最初,相關部門僅提出堤改橋工程設計理念和建成后景觀效果,無具體實施方案,故首先需要確定方案,包括橋梁位置、走向、線形、結構尺寸等。為博眾家之長,我們對橋梁的整體設計方案進行招標,徐州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等四家設計單位參與了設計方案的競標。經最終評標,選取徐州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平橋與拱橋相結合方案,并對方案進一步優化:①平橋的平面線型與音樂廳之間的距離要適當,盡量保持線型順直。②為了不影響音樂廳的視覺效果,橋梁要盡量通透、簡潔。③應進一步優化平橋橋位和橋長的布置。橋位布置要盡量考慮游人在音樂廳室外平臺的觀湖效果等因素綜合確定,橋長控制在160米左右為宜,橋面高程與路堤同高,控制在34.2米左右。南段的拱橋為單孔,孔徑在35米為宜,拱橋橋面頂高程控制在38.0米左右。考慮到游人及車輛通行等因素,橋梁的寬度建議控制在15米,中間為10米的行車道,兩側各為2.5米的人行道。④平橋的欄桿以輕型結構為宜,材質可考慮鋼、玻璃等組合。拱橋的欄桿以石材為宜。
選定方案完善后,組織搭建了實體模型,對橋梁的具體位置及相關影響因素經過認真分析論證進一步調整,方案最終確定后,設計單位迅速進行細化設計,并付諸實施。
二、建設實施精細到位
湖中路堤改橋工程中的拱橋吊裝是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后期跨度由一孔45米變更為一孔60米,為鋼架拱結構。其具體的施工方法為現場預制拱板,強度達到規定值時再進行吊裝拼接,這種橋梁的吊裝一般采用導梁吊裝和懸索吊裝兩種方法。導梁吊裝法為在橋上布設導梁,將預制好的拱板從導梁的一端吊入,固定到所在位置,按規定對各接頭進行處理,接頭混凝土強度達到后進行卸載,待拱板及系梁全部拼裝好,然后再安裝橋梁的其它部件,該方案相對安全但吊裝費用高,導梁架設時間長。懸索吊裝法和導梁吊裝法基本相似,只是橋上布設的是鋼索,懸索吊裝方法施工安全風險高,安全性能不可靠。
拱橋工程具備吊裝條件后,我們對拱橋的吊裝方案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究,根據拱橋橋下無水的有利施工條件,制定出“有支座吊裝”的吊裝方案,具體為在懸桿、拱腿和實腹段連接處和實腹段與實腹段的連接處各設置支座一處,一片拱板累計設置三處。支座分由混凝土基礎、鋼結構支架、千斤頂浮動支點、支點夾具等組成。其中混凝土基礎厚度為70厘米,有效地保證了承載力,鋼支架底部焊接在20毫米厚鋼板上,放置于砼基礎上,可自由移動,吊裝時用鋼索和地錨錨固牢穩。鋼支架寬度約為4米,保證能同時吊裝2片拱板,千斤頂浮動支點固定在鋼支架上直接作用在支點夾具上可以對拱板的高度進行微調,也可以用于吊裝完成后的卸載,支點夾具不限制拱板順水流和逆水流方向的自由度,使拱板放置在夾具上左右能自由移動。拱板吊裝時需對橋下施工場地進行硬化,將拱板的各個構件運至橋下,用吊車將構件安裝在橋臺和支座上并調整到位,再對接縫和系梁進行焊接澆筑接縫混凝土,該橋由5片拱板構成,為使結構穩定,每次同時組裝2片拱板,待接縫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可通過浮動支點進行卸載,然后移動鋼支架,再進行其余拱板的吊裝。累計移動三次支座就可完成全部拱板的吊裝。
這種吊裝方式采用使得工期、施工費用成倍縮減,施工風險大大降低。本次吊裝工程施工原計劃30天完成,實際僅用18天就完成施工;經測算導梁吊裝方案的工程費用近50萬元,而有支座吊裝的工程費用不足30萬元;有支座吊裝法設備簡單,穩定可靠,使得施工風險降到最低,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證。
三、裝飾工作精益求精
該工程位于云龍湖風景區的核心區,南鄰沙月島,東靠音樂廳,周邊還有金石園等比較精致的景點,這就為兩座橋梁的裝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反復的論證和方案比選,最終確定平橋工程裝飾以音樂藝術為主體,采用現代的裝飾材料與工藝,展現橋梁的輕盈、現代的景觀效果,與音樂廳主體建筑形式相互呼應。橋梁欄桿柱采用亞光不銹鋼,形似鋼琴琴鍵,欄桿柱之間為5根金屬管和鋼化玻璃連接,鋼化玻璃上印有噴砂白色音符,與五根金屬管一起,形成一組完整的五線譜圖,兩側各為徐州籍音樂家馬可所譜一支完整的曲子。平橋亮化采用柱頭內置正白色LED電光源,既做裝飾,又能照明;在欄桿底部安裝暖白色LED洗墻燈,燈光將鋼化玻璃和音符均勻洗亮;穿孔鋁板內置7色LED漸變燈具,如湖水波紋來回擺動。另外,穿孔鋁板下還安裝音箱,可播放背景音樂,使之和環境氛圍相得益彰。拱橋裝飾欄桿柱采用造型別具的石材和不銹鋼相結合,橋身側面以體現橋梁的結構形式為主,采用灰色的鋁板和氟碳漆進行裝飾。全橋給人以簡約大方,同時又凸顯徐州歷史文化的厚重感。拱橋亮化采用LED投光燈布設于欄桿柱外側,增強橋梁的整體觀賞性;橋梁采用可變電光源和藍色洗墻燈結合,體現拱橋的跨度感;橋下采用黃色泛光燈,使橋底空間感突出與橋梁兩側形成冷暖相對,整體透明層次更加突出。
云龍湖湖中路堤改橋工程的實施,改變了水利“大而粗”的形象,將“精”與“細”體現的淋漓盡致,工程建成后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成為云龍湖風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