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藝術表達論文
作者:張燁 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群舞作為眾多舞蹈形式之一,有其獨特的舞蹈表現方式,它要求演員人數為四人以上的集體性舞蹈,在編排過程中,除了演員“個體”身體語言的表達,更應開發演員“群體”的調度與構圖這兩種舞臺形式表達,合理的運用不同類型的調度與構圖技法,則會使群舞中固有的“整齊劃一”產生“豐富多彩”的變化,使隊形的“累計排列”產生“藝術形象”的特點,使演員的“固有造型”產生“情感抒發”的展現,所以群舞中調度與構圖顯現不容忽視的地位,它不僅會提示整體作品的藝術水平,更可創造截然不同視覺效果和藝術內涵。
一、調度與構圖的界定
調度是形成構圖的手段和方法,而構圖則是調度的結果,兩者間有著截然不同的概念,也有著密不可分的必然聯系。在舞蹈表現中,無論是舞者的肢體語言表達或是創作中的調度與構圖,無一不是為舞蹈形象的確立而服務的,從而更深層的表現作品內在含義,故在群舞創作過程中,何種舞蹈主題與舞蹈形象應采用何種調度與構圖成為創作中的重中之重,不同類型的調度與構圖對舞蹈作品已經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藝術作用。
二、調度與構圖的方法及實例分析
(一)寓意性的調度與構圖
與以往群舞編排時演員人數的累積,隊形單一的羅列,集體動作的整齊劃一相比,有的意蘊的構圖與調度成為了當今舞蹈創作中的必經之路。有寓意的調度與構圖可以通過形式上的豐富變化,可以使作品內涵更清晰的表達,增加的動作的表現力,更傳達出了編導的創作意愿。如第九屆桃李杯的金獎劇目《漢宮秋月》,編導不僅對“老宮女”這一舞蹈形象和任務內心精準把握,更隨人物情緒線調度,用舞者本身來營造環境,隨人物情緒發展進行調度與構圖,將調度與構圖的“寓意性”近乎表現到淋漓盡致。通過舞者自身形成“S”曲線的人墻,將人物的年輕與衰老的心理特以空間與時間的構圖手法做出對比;群舞整體調度以圓圈與半圓的轉換時,表現出“老宮女”被無數座圍墻將排斥在外的孤獨悲涼;當老宮女舞動時,群舞保持一種姿態,這種動靜和虛實,恰好視覺的清晰對比,更清楚的表現出了老宮女內心獨白。
(二)形式感的調度與構圖
形式感的調度與構圖是指為了更好的表達舞蹈內容,在表演過程中需要通過借助其它藝術形式來進行調度與構圖。其中包括隨實景造型調度和隨虛景道具調度,讓舞者與道具間形成對比、相互作用,共同呈現出更為真實的舞蹈藝術形態。如2007年春晚的金獎舞蹈《小城雨巷》,怎樣將一幅江南美景栩栩如生的描繪在舞臺之上?如果僅有幾位秀美少女穿一身淡雅旗袍展現于整個舞蹈,則絕不會將整個舞蹈的氣氛與意蘊表現如此到位,正是在幾座白墻黑瓦的靈活道具和小巷雨傘的襯托之下,幾位淡雅旗袍的少女的表演才恰到好處,引人走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小鎮。又如實景舞蹈《印象劉三姐》、《麗江印象》,都是依托桂林山水和玉龍雪山等實景進行演出,將舞蹈演員與現實場景融為一體。以往在舞臺上表現的舞蹈作品都是通過演員自身進行調度和構圖,而“印象系列”在借助了形式感的實景后,將人與自然、植物、氣候等天然“材料”緊密結合,形成了具象的構圖,創造出了無可比擬的舞蹈視覺效果。
(三)畫面感的調度與構圖
舞蹈作為一門視覺和造型藝術,畫面感為成果地塑造藝術形象、烘托作品主題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點睛作用.而不同畫面感的形成與不同的調度與構圖有著緊密的聯系。在某些民俗舞蹈作品中,由于區域等原因,其調度和畫面是特指的,調度與構圖畫面涉及到民族民俗。在舞臺表演中具有畫面感的調度與構圖,可分為線性、環形、多邊形、定點形等許多樣式,給人們帶來了無比的驚喜和震撼心靈的視覺美感效果。如舞蹈《夢里尋他千百度》,在“定點構圖”的形式上,產生了對稱、不對稱、變異等許多不同的畫面感,整個舞蹈的亮點就在于畫面的不斷變化和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將定點的畫面幾乎變化到“極致”。舞蹈《小溪江河大海》,在舞蹈的群舞中,以個體的人作為畫面中的點,以點的連接運動作為線,又以線的運動連成面,使舞蹈將小溪、江河、大海時而輕快,時而優美,時而的激烈的現象生動表現出來,在點、線、面、曲線等畫面中,展現出了多層次多變化的視覺魅力。
(四)交響式調度與構圖法
宗白華先生的《美學漫步》中提到“一切藝術都是趨于音樂的狀態”,舞蹈的創作手法也不例外。交響式調度與構圖即是指在群舞創作過程中,根據音樂的旋律、節奏等因素,使舞蹈的調度與構圖的起伏跟隨音樂的起伏而變化,力求達到視覺與聽覺高度統一的效果,而這里的“統一”是既要尊重音樂,又絕不能成為音樂的附屬品。在舞蹈創作中進行交響式的調度與構圖,要求編導必須要熟悉并了解音樂,借助音樂的結構、風格、情緒、特征及創作背景等因素,來安排好音樂與調度、構圖的關系。如舞蹈《天鵝湖》中,從音樂的弱起,伴隨著四小天鵝的橫線調度上場,又隨著交響樂的漸強,王子與奧杰塔的雙人舞以小跑步的線性調度出場,最終隨著交響樂的不斷重復,群鵝以三角形、半圓形等更加復雜的構圖將音樂完美展現。
三、群舞調度與構圖的基本運用
任何藝術的美都離不開外在的表現形式,通過某種特定的手法來展現藝術的內在意義和精神內涵。在豐富的調度與構圖中,切勿生搬硬套,一切組織、集合、分配都要從作品的主題立意、刻畫人物形象、展示人物關系、表現情節沖突、渲染節奏氣氛等相關因素出發,調度與構圖的表現絕不是為形式而表現,而是超越外在美感已求達到“由美入真”的意義。正如宗白華先生所說“畫家用筆墨的濃淡,點線的交錯,明暗的虛實的互映,形體氣勢的開合,譜成一幅如音樂如舞蹈的圖案,”而舞蹈則可以用寓意性的流動、形式感的布景、畫面感的變化、交響式的節奏將調度與構圖完美的展現,達到“超以象外,得其環中”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