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作為一項稅收轉變形式,通過將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不僅能夠有效防止重復納稅現象發生,而且能夠有效的減輕企業納稅的負擔,有效地推動了企業的發展,有效地提升了我國綜合國力。但是,就目前的情況看,“營改增”在推動企業發展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問題,勇于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使企業得到較大的發展,所以,相關部門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營改增”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文章分析了“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影響,并進一步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對“營改增”影響的強化措施進行了具體闡述。
《稅收經濟研究》是國家稅務總局主管,中共國家稅務總局黨校(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進修學院)主辦的經濟類學術期刊,以繁榮稅收經濟科學、為國家稅收經濟部門和決策機構服務為宗旨,秉承“以特色求知名,以創新求發展”的辦刊理念,突出學術性、實踐性和創新性,刊發經濟類各學科、特別是稅收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廣大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提供探索交流的學術平臺,并致力于成為中國稅收改革和發展進程的重要理論陣地。
隨著我國稅收改革的不斷深入,“營改增”作為稅收改革的重要決策,在當前各行業中開始廣泛實施。“營改增”作為一項稅收轉變形式,是將以前應該繳納的營業稅項目改變成為繳納增值稅的一個稅改項目,通過將營業稅轉變為增值稅,將大大降低了重復稅收的幾率,相對的減輕了企業賦稅的情況,會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強化措施,有效的保證企業的自身利益。
一、“營改增”對企業的作用
“營改增”對企業的發展有以下幾點影響。一是計稅依據的改變。“營改增”主要將企業營業稅對企業內部的增值稅進行改革,為此,相對于企業之前的計稅方式來講,主要就是將企業營業稅計稅的方式改變成為增值稅計稅方式,企業營業稅計稅的主要根據就是將企業營業過程中所獲得的全額稅,而企業增值稅指的是企業在營業的過程中新增營業額的征稅方式;二是稅率以及征收率發生改變。經過“營改增”之后各個企業增加了稅率以及征收稅的概率。按照企業不同的規模對應該繳納稅務的人員進行調整;三是稅收征收的主體發生了改變。企業在營業的過程中,由地方稅務局對企業所獲得的全額稅進行征收,但是新增額的征稅征收部門是國家稅務局;四是應該繳納流轉稅發生了改變。“營改增”小幅度的降低了企業在營業過程中新增值額的征稅。
二、“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影響
(一)“營改增”對企業風險管理的影響
企業實行“營改增”后,財務管理工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營改增”實施后,企業不僅要完善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同時還要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努力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而且“營改增”實施后,企業還要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力度,嚴格按照稅收政策進行增值稅的開票和收票,從而更好的實現對企業納稅風險的防范。一旦企業出現違反制度的情況,企業不僅會受到行政處罰,嚴重時還需要擔負刑事風險。
(二)稅負影響
企業實行“營改增”后,企業的稅負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企業執行增值稅后,通過增加抵扣比例,可以有效的降低稅負。在增值稅納稅公式中,銷項稅額與企業的實際經濟收入及適用的增值稅稅率水平具有較大的關系,企業的稅負會受到使用稅率、毛利率及經營成本中可以抵扣項目的占比三種因素的影響,對于紡織企業來講,銷售貨物的稅率及毛利率不會因“營改增”而發生多大的改變,這就使其稅負主要會受到經營成本中要把進行抵扣項目的占比影響。因此,通過提升經營成本中進行抵扣項目的占比,則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負。
(三)“營改增”對企業稅收管理的影響
首先,“營改增”會對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帶來一定的影響。這主要是由于之前營業稅屬于價內稅范圍,而增值稅則與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因此,當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企業需要對自身實際經營情況進行確認。同時,還要對增值稅實際納稅情況進行確認,以此來確保企業的實際經濟利益。企業需要針對實際情況來調整產品的實際價格,如果不進行調整的話,則會影響企業的總銷售情況及稅賦情況;其次,在執行增值稅后,企業的稅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營改增”后企業財務部門會計核算模式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導致企業納稅金額和納稅核算模式都有所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企業經濟利益帶來一定的影響。
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應對“營改增”的影響
(一)完善稅務籌劃管理
企業財務人員需要有效的區別開增值稅和營業稅的不同之處。明確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與營業稅價內稅存在根本不同。在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財務部門在對經營成本預算時,要合理計算選購產品的實際支出情況,同時還要將選購產品的實際支出稅金納入到企業實際經營成本中來,可能有效的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同時,企業產品定價也需要根據企業的納稅情況,確保定價的合理性,從而提升企業的實際經濟利益。嚴格要求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的抵扣差額。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特別是生產材料選購時,需要考慮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相關事宜,避免一味的強調價格,而對企業納稅過程帶來不利影響。因此,企業需要科學梳理自身的業務流程,有效的控制企業存在的問題,明確可以抵扣的稅額,并進一步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進行規范,科學設計“營改增”方案,提高企業稅務籌劃重審的水平,有效的減少企業稅收負擔。
(二)正確確認計稅基數和稅率
自從我國開始執行“營改增”制度之后,由于增值稅和營業稅之間的核算方式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在進行企業財務核算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增值稅和營業稅之間的核算方式進行充分的了解。在執行“營改增”制度之前,各個企業只需要對企業的運營情況進行合理的計算,并對計算的結果進行確認即可。在執行“營改增”制度之后,各個企業要根據企業的運行情況來正確確認增值稅計稅基數,選擇合理的稅率,進而減少企業的稅收金額,提高企業稅收效益。
(三)加強發票管理
“營改增”實施后,企業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需要對發票進行統一管理,安排專業人員科學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有效的保證發票的可抵扣性。對于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工作,在不斷強化企業內部管理力度的同時,還要對管理增值稅的專業人員進行稅務知識的培訓,從而在交易中取得相應的可抵扣發票,有效的減少稅款的流失。另外,在當前經濟運行環境越來越復雜的新形勢下,企業在實施“營改增”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管理制度,從而有效的降低企業稅收負擔,更好地推動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企業實施“營改增”后,對企業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會計人員不僅要熟悉本行業的專業知識,還要對“營改增”相關信息進行熟悉,充分掌握“營改增”制度的核心內容,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因此企業需要重視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方式來努力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確保“營改增”在企業順利實施。
四、結語
“營改增”制度在各行各業的實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在實際制度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紡織企業來講,需要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及時進行調整,從各個環節入手制定科學合理的納稅方案,在推進稅收改革制度不斷深入的同時,在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做好稅收籌劃,為減少企業自身稅務開支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孫艷.淺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3(06).
[2]方艷.試論“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統計與管理,2014(0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