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論文主要介紹的是國家通用語言教學中語言文化的應用,通過對語言與文化以及國家通用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建議來闡述的。語言是一種標志一種具有代表的文化,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溝通的工具,所以語言文化是我們人類必修的課程。本文也很詳細的做出介紹,僅供相關人士參考。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全面關注語言、文學及語文教學的最新發展,突出時代性、實用性和學術性特色,體現大語文觀念,服務于母語教學及社會語言運用。本刊面向語言學專家一線語文教師和在校研究生,展示名家新秀的語言研究成果,提供純理論的語言學術交流平臺。
《現代語文(語言研究)》(旬刊)創刊于2004年,由曲阜師范大學主辦。以漢語言研究為主,繁榮語言研究,促進學術發展,為國內外語言工作者提供展示語言研究成果和進行學術交流的園地。
【關鍵詞】中職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漢語教學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是社會的一種現象,是文化的反映。語言的學習離不開它所扎根的文化土壤,美國語言學家薩皮爾(EdwardSapir)說:“所謂語言的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所謂文化就是社會遺傳下來的習慣和信仰的總和,由它可以決定我們的生活組織。[1]”中國語言學家鄧炎昌、劉潤青在《語言與文化》一文中也指出:“語言是文化冠石——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與此同時,語言又受文化的影響,反映文化。[2]”戴昭銘在《文化語言學導論》中說:“一方面,語言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化得以建構和傳承的形式和手段;另一方面,文化又無時無地不對語言有制約作用和決定性影響。”[3]由此可見,學好一種語言,學習它背后的文化知識是必經之路。
二、中職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教學中文化滲入的必要性
巴州師范學校是新疆南部的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少數民族學生以維吾爾族為主,所學專業為學前教育。學校國家通用語言教學工作主要承擔著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水平,促進國家通用語言和文字的推廣及普及的作用,同時也是學校其它課程學習和開展的基礎。但是,目前少數民族學生對中華文化的掌握非常有限。從2017年9月起,全疆大力推行國家通用語言的教學,自小學一年級起,一律使用人教版《語文》,并計劃在2020年實現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國家通用語言和文字的使用,所以目前巴州師范學校漢語教學中亟待引入中華文化的學習,使學生能順利地過渡到對《語文》教材的學習。呂必松先生在《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中說過:“語言不但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而且是文化和信息的一種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含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印記,這種民族文化印記跟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學習語言,必須同時學習關于這種語言所包含的民族文化印記的知識,否則就不能正確理解和正確使用這種語言。
三、國家通用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方法
1、因材施教,逐步導入文化知識
根據學生現有水平的差異,循序漸進地及時在國家通用語教學中向學生導入文化知識,比如上面提到的“福”字倒貼習俗,就要給學生補充漢民族傳統文化知識,讓少數民族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倒貼?倒貼的意思是什么?由此擴充到過年的民俗及習慣,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充分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由此延伸到漢民族對數字“8”(發)、“6”(順)的崇拜及對“4”(死)的禁忌,這樣學生在學習漢語知識的過程中就能理解漢民族說話做事的習慣及其根源所在,才能使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斷提高,并最終使其流利地進行漢語交際。
2、進行不同文化的對比,促進中華文化的學習
比如在《初級漢語教程》中涉及婚禮、節日的內容,授課時就可以采用先列舉維吾爾族在婚禮、節日方面的習俗,然后再一一列舉漢族相應的習俗,最后進行對比,分析得出兩個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差異,激發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3、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修養
國家通用語教師自身要不斷積累中華傳統文化知識,并在教學中及時傳授給學生。平時也要多鉆研如何將中華傳統文化知識更巧妙地融入到國家通用語言的教學活動之中,多思考如何才能增加學生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學習國家通用語言的過程中,減少母語文化的干擾,逐漸提高學生的中華傳統文化知識修養。
4、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目前全疆每個學校都已配備“班班通”等多媒體教學設備,國家通用語教師應多利用網絡視頻、圖片,通過多媒體設備融入中華傳統文化知識,不但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差異,還可以增加學生對中華文化知識學習的興趣。此外,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優秀古典文學作品,推薦學生觀看相關的電視劇、電影等方式積累文化背景知識。對中職學校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跨文化的缺失是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的最大障礙,在教學中,中華文化的引入必不可少;同時,文化的學習也會促進語言的學習和掌握,甚至可以對語言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化的學習和積累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除了在國家通用語教學中應不斷加強中華文化的引入之外,其它課程也應加強這方面的教學,形成一種合力,這樣才能促使少數民族學生更好地學習國家通用語言。
作者:胡曉燕 王新剛 單位:巴州師范學校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