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數字平面廣告、傳媒視覺行業的興起,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已漸成為新興的熱門行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需要廣告策劃、產品推廣、商品包裝等設計,計算機平面設計人才是一個行業的智囊和喉舌。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數字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成為目前中職職業圖形圖像方向平面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
作者:林彩霞
推薦閱讀:計算機博士在什么期刊上發論文
通過廣泛、深入的社會調研,與企業的交流和討論,筆者發現社會對平面設計類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強烈,建設平面設計專業群,不僅能滿足本地經濟發展對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而且還能對電子商務、美術設計與制作等相關專業產生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本地區經濟的發展。下面就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群建設進行闡述。
一、確立專業群建設思路,統一思想思路決定出路,決定發展方向,統一思想才能行動一致,專業群的建設需要整合三個專業,協調三個專業科長、專業骨干教師進行研討,達成共識:采用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重構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以及專業實訓室的硬件建設,促進專業群的整體發展。使其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人才培養模式、教學設施與管理、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和特色。
1.本著資源共享、系統整合、整體推進的原則,以計算機平面設計為核心,輻射帶動電子商務、美術設計與制作等三個專業方向,構建形成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群,資源共享,協調發展。
2.以課程體系建設為單位的教師隊伍建設的模式,打破既往以專業劃線的鴻溝,要求專業群內各專業通力合作,共同開發與建設,實現教師隊伍資源的優化配置。
建設4門專業支撐課程:《設計基礎》《色彩構成》《平面廣告設計》《包裝設計》。構建平面設計專業群的協調發展機制與質量保證體系,完成專業群內通用課程的建設。
3.統籌規劃建設專業群基本實訓設備設施,完成各專業規劃的拓展課程建設。
4.為各專業合力提供社會服務,基于一個平臺、在共享共建的原則下進行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與校企合作公司的運作,實現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與其他專業發展的共贏。
二、明確專業改革目標,提升專業辦學水平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精細化管理為依托,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努力打造優質學校品牌學校的契機下,對本專業的建設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實習實訓、校企合作、師資團隊建設以及專業發展趨勢進行具體的規劃。通過對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建設方案的實施,促進本地區平面設計專業的發展,帶動(電子商務、美術設計與制作專業)專業群的發展,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校企合作、工學合作、現代學徙制、訂單培養、校內仿真模擬實訓、頂崗實習等教育方式,積極推行和完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訓練,突出實踐教學,實現工學交替,體現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引領作用。
2.建設和完善實驗、實訓教學條件
完善和升級校內實訓室,重點建設平面設計綜合實訓中心、印前圖文處理與制作實訓室、平面媒體設計實訓室、攝影攝像實訓室、多功能演示廳及校企合作工作室,以滿足校內實踐教學的需要;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促進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拓展校外實訓基地,以滿足校外生產性實訓、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的需要。
3.打造業務精湛、結構合理的高水準師資隊伍
在現有教師隊伍的基礎上,采用國家級、省級進修、學習以及到企業一線實踐的方式,培養“雙師型、學歷合格、高層次”的教師,形成專業骨干帶頭、職稱結構合理、年齡結構優化的專兼結合師資團隊。
4.重構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模式
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構建工學結合的課程體系與突出職業技能培養的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推進以“一個中心”(能力培養為中心)、“兩個課堂”(校內、校外課堂)和 “三級實訓”(單項、綜合、崗位)為核心的實踐教學模式。參照職業資格標準,改革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開發以企業工作過程為課程設計基礎的教學內容,實施以真實工作任務或社會產品為載體的教學方法,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課程標準,編寫適合學校實際的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特色的技能教材,建設優質核心技能課程。
三、因地制宜,夯實專業群建設內容在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提升和改革的基礎上帶動及輻射專業群,專業群重點建設內容包括課程體系構建和核心課程建設,以及實訓室建設。
1.專業群課程體系構建和核心課程建設
對照核心崗位能力需求,整合優化課程內容,構建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以培養職業技能為核心,體現工學結合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兩個平臺和專業方向化課程、能力拓展課程兩個模塊,完善“基本訓練、專項訓練、綜合訓練”能力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通過項目建設,完成專業核心課程標準編制、教學情境設計及相關資源建設,建設優質課程4門,建設融紙質教材、電子教材、網絡教材于一體的立體化教材;充實優質教學資源庫,建設覆蓋專業群的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庫一個。
2.規劃和建設好實訓室是實踐教學的基礎和有力保障
在專項資金和財政經費的支持下,多方調研論證,凝聚企業、行業、專家和教師的智慧,建設計算機平面設計實訓室、印前圖文處理與制作實訓室、炫影攝影工作室、小蝸牛平面設計工作室及視覺傳媒工作室多個實訓室,滿足專業群人才培養的實訓需要。通過實訓室的建設,形成完整的平面設計、印前設計、輸出設計、電商媒體廣告設計工作體系,使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及專業群的學生得到真實的工作實踐,熟悉從平面設計到印刷工作的工作流程,提高操作技能與實踐技能。
四、中職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群建設效果專業群的建設是一個緩慢、不斷完善的過程,在多方人力、財力和物力支持下才能初見成效的艱巨任務,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探索和研究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可喜的成績。
1.辦學質量顯著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進一步提升
通過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體系,建立完善的實訓條件和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引進和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計算機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為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平面設計專業群建設,專業實訓環境得到完善和拓展,為平面設計類專業群提供實習和實訓條件,同時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提升相關學科和專業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建設、實訓室建設、共享型資源庫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等幾個方面對同類專業產生引導和示范作用。
2.專業群輻射功能和社會服務功能顯著增強
根據社會、企業、城市發展等的需要,利用校地對接、校企合作的優勢,積極開展與平面設計專業群相關的設計工作。依托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緊密與地方政府和企業合作,多方面開展技術培訓。充分發揮平面設計專業群優勢,在本地區多次開平面設計培訓中心,承擔社會職業培訓和再就業培訓,為地方發展和企業發展提供設計服務。
3.結合校地、校企對接優勢,積極推進產學研結合
為產學研結合、理論與實踐交替等模式提供實證和經驗。本專業產業背景好,有依托行業辦學的獨特條件,探索并實踐產學研集合、理論與實踐交替、訂單培養、現代學徙制等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效途徑,為同類專業教學改革開路并提出經驗。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