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寧省綠色信貸政策的不斷推進下,環保部門和金融機構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信息共享和溝通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主體,銀行也在積極推進企業的環保行為,銀行環保意識的提高,也促進了企業加入了環保行列之中。下面文章主要針對遼寧省綠色信貸展開研究,發現其中的融資問題及配套法規缺失等不足,完善相應的法律措施,強化民間融資的管理,加快配套措施的出臺,更好的推進綠色信貸的發展。
關鍵詞:綠色信貸,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遼寧省
針對我國目前嚴峻的環境資源現狀,如何進行環境保護越來越成為社會各方關注的焦點。為促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種環保政策頻頻出臺。遼寧省作為工業排污大省積極加入國家節能減排的行列,在07年正式啟動“綠色信貸”政策。通過兩年多的貫徹執行,遼寧省在政策發展及行業環境方面都獲得了顯著成效,同時也不可避免的面臨著一些問題及挑戰。
1. 成就
1.1“三方聯動,信息共享”,共筑地方綠色信貸機制的典范
“綠色信貸”政策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而地方政府在推行“綠色信貸”政策時存在一個共性問題,即環保及金融機構缺少溝通。雖然政府連同金融機構通過信貸工具共同促進節能減排,但在實際操作中仍然是各自為伍。銀行擁有自己的數據庫及企業征信系統,政府對此并不涉入,而政府對企業進行檢查審批所獲得的環保數據與銀行貸款審核的角度有差異,數據的可用性可想而知。遼寧省環保及金融機構便在加強聯動方面有所強調。在遼寧省“綠色信貸”政策運行體系中,環保局除為銀行提供企業信貸的參考信息外,還連同沈陽分行和銀監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及信息共享機制,同步更新環保信息為各方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并定期對政策實施情況進行溝通交流。同時遼寧省企業征信系統同時向“三方”提供信息供其履行職責。
1.2銀行正向激勵,推動節能減排
一些分行在授信審查環節上,建立了審批優化機制,實行評級授信功能整合、評估審查環節整合、信貸業務集中省行審查審批的一站式管理模式。對于綠色環保、清潔能源以及嚴格執行環保審批程序、節能降耗等優質項目優先審查審批發放,優化了審批流程環節。這種方式對于環境友好型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另外,銀行進一步加大對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的信貸支持,優先為符合條件的項目提供融資服務。這一措施會改變以往“守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的不公平現象,大力推進全省范圍內的防污治污工作,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
1.3企業環保意識提高,防治污染被動變主動
遼寧省環保部門嚴格按照有關標準對企業環保指標進行監控并即時向金融部門提供參考信息,在第一期《綠色信貸專供信息》上,39家企業列入了三類名錄,其中鼓勵類有13家,預警類有6家,限制類有20家。這不僅幫助銀行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雙高”企業的信貸風險(2007年,即綠色信貸啟動的第一年,僅工商銀行遼寧分行就先后拒絕不符合“綠色信貸”政策的授信及貸款19億元,共發放各類項目貸款88項(含銀團),貸款優良率為100%。兩年之內,遼寧分行又相繼從“兩高一剩”客戶清退貸款近90億元,進一步提高了信貸資產質量),另一方面,銀行通過嚴格控制對雙高企業的信貸投入,減少了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這等于給污染企業斷了“奶”。企業的“命脈”一旦被控制住,在防污治污上就會由被動變為主動,要想生存就不得不向環境友好型發展。在環保部門同銀行的大力配合下,企業環保意識也會得到提高。這對于遼寧省從根本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無疑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1.4行業環境大幅度改善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遼寧省煤炭、化學、冶金等高耗能行業投資大幅度回落
如此可見,遼寧省內高能耗行業在環保與發展的平衡中放慢了步伐,呈現傾向穩定趨勢。
而在遼寧省的單位GDP能耗、單位GDP電耗以及工業增加值能耗的指標值數據也都呈現了遞減趨勢,這些都是遼寧省在節能減排上努力的見證。
節能減排工作是一項復雜且綜合性強的大工程,須集行政,金融,法律,媒體等各方力量多管齊下,單靠一方的努力很難取得長足性發展。綠色信貸作為遼寧省保護環境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金融調控手段,特別是從經濟刺激和市場機制對企業的促進約束方面,在以上這些成就的取得中無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問題及挑戰
綠色信貸剛剛起步階段在遼寧省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賭的,但也正因為處于起步階段,政策實施的很多方面有待完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遼寧省民間融資規模大,借貸活躍, 方式多樣,簡便靈活,這就為無法獲得銀行貸款的中小企業提供了另一種方便的融資渠道,那些因違反環境規定而無法從國有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企業,依然擁有資金來源。對民間融資央行等監管部門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監測層面,法律法規欠缺,缺少詳實有力的規定及措施來對民間融資機構的違法行為進行約束,綠色信貸顯然對這些量大面廣的污染企業就無法發揮制約作用。
其次,遼寧省作為地方政府在綠色信貸政策的制定及執行過程中,雖然存在一定的自主空間,但基本框架和政策依據仍然以國家制定下達為主,因而在政策產生和實行的初期,配套法律法規的匱乏問題與國家整體現狀是基本相同的。遼寧省綠色信貸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對其他環境政策引入的情況也還不夠,跟別談與綠色信貸形成合力。環境經濟法政策的法律保障體系不完善,配套政策法規缺位甚至空白,這些都不利于綠色信貸的健康發展。
3.建議
首先,針對“雙高”企業跨過金融部門直接從民間融資的問題,遼寧省政府應予以高度重視。一方面積極制定相關政策條例,明確民間融資的程序,確保銀監會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應加大宣傳力度,使廣大群眾了解相關的政策法規及民間融資的風險性,更重要的是了解融資“雙高”行業的高風險性,引導公眾理性投資。
其次,在相關環境法律以及技術性政策欠缺方面,遼寧省作為地方政府應關注國家政策的動態,積極配合各種最新政策,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對遼寧省的“綠色信貸”體系進行創新和發展。
結束語:遼寧省在綠色信貸政策的執行和環境資源的改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學習和借鑒,而政策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及挑戰,政府應予以高度的重視,并不斷加以完善。但不管怎樣,綠色信貸政策作為推動我國節能減排的重要力量之一,其發展和完善使得我們對繼續為環境保護做出更大的突破充滿了信心。
參考文獻:
【1】 周一紅 陳文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與綠色信貸》.綠色財會, 2009第09期
【2】 李建英:《對城市商業銀行推行綠色信貸的思考》. 金融經濟(理論版), 2008年第07期
【3】 張燕嬌:《綠色信貸: 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環境金融, 2008年第02期
【4】 尹尤憲:《實施綠色信貨助推節能減排》.西南金融, 2008年第04期
【5】 劉瀚波:《解讀: “綠色信貸”》.數據, 2008年01期
【6】 夏少敏:《綠色信貸政策需要法律化》.世界環境, 2008年第03期
【7】 遼寧省分行辦公室:《嚴格準入把關 提高資產質量——中國工商銀行遼寧省分行開展“綠色信貸”紀實》. 中國城市金融, 2008年第04期
【8】我省開始實施綠色信貸政策. 遼寧省環境保護廳網站
電力行業想要持續發展下去必須要嚴格按照節能減排政策施行,在石油,水能源及煤炭使用量上必須做到節約再節約,才能不斷推進電力行業開展。在節能過程中要優化整個行業的使用環節,從根本上降低能量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才能實現美化環境的目的。本文針對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政策進行研究,分析總結電力行業能源消耗的技術與措施,從而促進經濟水平不斷提升,還可以保護環境。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