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行政管理論文
一、妨礙高校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良性互動的幾個因素
1、制度建設不夠完善
制度是促進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二者良性互動的重要保障。在高校管理中,完善的制度體系是科學設計相應的職能部門和必要的工作程序的有效依據,是實現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運行科學化、有序化和制度化的重要保障。當前,我國高校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制度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諸多不科學、不合理、不完善之處,使得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自身運行不暢,二者之間的矛盾沖突自然也無法有效解決。
2、權責劃分不夠清晰
權責清晰是促進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二者良性互動的必要前提。一些高校具體事務既屬于學術管理范疇,又屬于行政管理范疇,這導致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在權責劃分方面存在一些含混“地帶”。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高校管理者必須擺正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關系,既要突出學術管理的主體地位,又要強調行政管理的服務功能,在二者發生沖突時做好協調工作。
3、協調機制不夠健全
協調機制是促進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二者良性互動的關鍵條件。如前所述,高校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之間一致性和沖突性是一種必然,要把協調二者關系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通過構建協調機制,如咨詢、審議、聯席會議制度等各種方式,使學術管理的發展目標與學校整體目標保持一致,使行政管理始終為學術管理提供保障,二者形成有效合力,打造和諧高校。
二、促進高校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良性互動的幾點建議
協調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之間的關系,對于高校發展極為有利。針對當前促進高校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良性互動存在的一些障礙,可以嘗試采取以下策略加以改進:
1、強化“樞紐”的重要作用
高校的校長、副校長,是促進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良性互動的重要樞紐。目前,我國高校實行法人制度,校長是高校管理的靈魂,對于協調好以校長為首的行政管理系統和以教授為主的學術管理系統之間的關系,校長負有重大責任。理想狀態下,能夠勝任高校校長、副校長職務的人選既應當具備一定的學術能力,以便能夠為學校的學術活動提供更好的支持;又應當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以便能夠著眼大局和未來,科學制定學校發展戰略。如果校長確實無法兼備,也要能夠做到充分尊重學術帶頭人的意見。(本文來自于《中國職工教育》雜志。《中國職工教育》雜志簡介詳見。)
2、搭建“互動”的有效平臺
互動平臺,是促進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人員交流的重要載體。在封閉的學術管理系統和行政管理系統中,從事學術管理的教研人員和從事行政管理的行政人員在思想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甚至可能導致一定的誤解和敵視。高校應加強對二者之間的聯系和溝通,打破二者之間的隔膜,通過開展多樣的學術活動,營造和諧的高校文化,樹立共同的發展愿景,使雙方在理解、信任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友好的關系。
3、完善“互動”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促進學術管理和行政管理良性互動的重要動力。對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良性互動后所產生的成果進行檢驗、評價和獎懲,能夠更好地協調二者關系。激勵機制應包括學術評價制度、績效考核制度以及學術監督機制等等,從學術研究的質量、推廣和服務社會等角度,對積極參與學術活動并作出突出貢獻的教研人員和行政人員給予相應的獎勵,鼓勵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的“聯姻”行為。
三、總結
隨著時發表展,現代高校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和使命,高校管理中的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二者之間的不協調現象更加突出。就如何促進學術管理與行政管理二者良性互動展開研究,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調節和改善,對于打造和諧高校、完善高校管理、促進高校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陳歡 單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