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激情天,日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福利在线永久视频,2020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网站,国产网站在线免费观看,善良的嫂子3在线观看

樹人論文網一個專業的學術咨詢網站!!!
樹人論文網

大數據支持鄉村教育振興的愿景與路徑

來源: 樹人論文網發表時間:2020-09-08
簡要:摘要:鄉村教育振興既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也是教育振興的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透析鄉村教育振興的問題發現,鄉村教育需要通過自身現代化,回應鄉村教育振興所需要的現代化要素

  摘要:鄉村教育振興既是教育現代化的要求,也是教育振興的國家戰略重要組成部分。透析鄉村教育振興的問題發現,鄉村教育需要通過自身現代化,回應鄉村教育振興所需要的現代化要素支持、路徑選擇和結構優化。基于此,研究進一步提出,作為內容,大數據能建立鄉村教育深層次的教育教學變革;作為工具,大數據是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支撐;作為保障,大數據能為鄉村教育振興夯實發展的基礎。建立支持鄉村教育振興的大數據應用體系成為鄉村教育發展的全新愿景。要實現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中的作用,需要借助信息化2.0行動實現鄉村教育的大數據獲取系統建設,設計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教育振興路線圖,發掘深度嵌入鄉村教育教學過程的大數據應用手段,培育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振興治理文化,構建以數據為支持要素的鄉村教育振興保障體系。

成人教育

  本文源自成人教育,2020,40(09):43-49.《成人教育》(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黑龍江省教育學院主辦的成人教育刊物。本刊宣傳成人教育方針政策,交流各級各類成人教育辦學、教學和學習經驗,探討成人教育理論及史料,研究成人教育各專業各學科的教學方法,報道國內外、省內外成人教育的先進經驗,有關資料及工作動態。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以來,黨和政府再次將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置于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的高度,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來部署。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迅速推進,如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問題。鄉村振興的研究者們逐漸發現,農村現代化的根源在于教育,以鄉村教育現代化為抓手的鄉村教育振興,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隨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深度影響,廣泛在農村學校實現“三大突破”“三通兩平臺”(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取得重大進展,[1]為布局大數據采集系統奠定了硬件與軟件基礎,同時也展示了通過大數據支持與發展鄉村教育的新愿景。

  一、鄉村教育振興的問題之維及出路

  鄉村教育振興的價值得到普遍認同,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一是作為教育重要組織部分,保障4000萬鄉村學生和一半以上人口的基本人權和發展權利,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二是鄉村振興需要教育提供人才保障,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只有鄉村教育振興,才能使鄉村留得住人才,形成良性循環體系。因此,鄉村教育振興往小看是教育問題,往大看是關系到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建設成敗的大問題。在歷史上,不乏為鄉村教育振興“開藥方”的大家,比如晏陽初、黃炎培、張宗麟、盧作孚、王盡美等,也有陶行知等學者親自踐行鄉村教育,走在時代的一線和基層,探索鄉村教育的出路。近現代更是涌現出袁桂林、范先佐、馮文全、鄔志輝、曲鐵華等鄉村教育的研究者,他們探討了各類視角的鄉村教育持續發展策略,提出了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互聯網與鄉村教育融合等話題。聚焦到當代,鄉村教育的主要問題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鄉村教育的公平與效率失衡的問題。[2]由于城市化導致鄉村教育生源匱乏,進而導致事實上的效率降低,而政策“功利”導致的“公平”失衡,造成了鄉村教育的普遍衰敗。二是鄉村與城市教育發展失衡導致城鄉差異越發明顯。城鄉教育失衡從生源結構[3]、資源配置[4]、認知能力[5]、就業能力[5]、思想觀念[7]、就業機會[8]等全方位形成差異,并且這種差異向持續擴大的方向發展。[9]三是鄉村教育與鄉村社會的脫離,造成了鄉村教育的“懸浮態勢”。[10]由于鄉村學校與鄉村支持的偏離,[11]鄉村教育逐漸形成了與鄉村社會割裂的現象,產生了“營養午餐”“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等鄉村學校與鄉村支持割裂的“標志物”。四是鄉村教師的能力缺乏,[12]知識結構現代化程度不高,與鄉村教育需求脫軌。[13]五是鄉村教育發展的保障不力,導致鄉村教育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14]與城市高速發展所能為城市教育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不同,鄉村教育在鄉村經濟發展不濟的現實原因下造成農業人口無差別融入城市,進而帶來耕地拋棄、村落空心、文化凋敝等社會現象,在自身缺乏保障的前提下根本無法支持教育的發展。

  面對鄉村教育的這些現實問題,教育研究者不斷根據“病癥”開出“藥方”,比如錢理群提出鄉村教育與鄉村本土文化重建和自然環境保護相結合,[15]鄔志輝主張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實現鄉村教育的跨越發展。[16]有學者提出要實現鄉村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通過財政投入、機制建設和法規制定,實現系統性的轉變。[17]也有學者提出需要重振鄉村文化進而恢復鄉村教育生機,實現教育正義。[18]還有學者提出要精心設計鄉村教育發展的組織架構,確保鄉村教育資源的穩定配置,以提升鄉村教育的支持水平。[19]儲朝暉從鄉村學校現代化治理的角度,提出了鄉村教育發展的方向。[20]另外,也有學者從教學內容以及價值取向提出鄉村教育發展的策略,比如廖其發提出了以提高農村學生綜合素養為根本的教育價值取向。[21]

  在學者們對鄉村教育發展的思考中,有一條清晰的線索值得我們去關注,那就是鄉村教育自身的現代化,教育研究者所提出的策略和路徑,都是圍繞鄉村教育現代化來開展的,包括價值取向問題、內容選擇問題、機制保障問題、教師發展問題和政策問題,都以適應教育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尋求鄉村教育自身突圍的路徑。一般來說,現代化可以用三種視角來理解:文化形態轉化、社會形態轉化、資源利用形態轉化。[22]在此基礎上,有學者提出,教育現代化就是由傳統教育轉化為現代教育的過程。[23]核心是理念的轉化,是育人觀念、育人目標、育人內容和育人結果既能體現對傳統的尊重,又能實現對現代的適應,還能前瞻性適應未來,具體體現為教育的“理性化、民主化、法治化、生產化、信息化、國際化和人道化”,[24]通過形態轉變、內容轉變、方式轉變和資源利用方式轉變,實現鄉村教育的尊重、自主、包容、正義、綠色的發展,增強教育在維護個人和其他人以及自然面前的尊嚴和能力,真正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教育”,回應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25]真正去挖掘鄉村教育現代化的元素、道路和結構,體現社會主義教育的發展道路。

  二、大數據支持的鄉村教育發展愿景

  現代化是解決鄉村教育問題的根本路徑。我國教育現代化起源于改革開放啟動時期所提出的“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最早出現在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當中。從現有的觀點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以周德藩為代表的過程說,以周川為代表的揚棄傳統和兼容并蓄先進經驗的變遷說,反應各類現代化工具、制度和思想進入教育體系的層次說。總之,教育現代化作為社會現代化的子集,通常放在現代化進程中的空間維度和時間維度來理解教育現代化。隨著現代經濟進入互聯網時代,人們發現,經濟運行中的數據達到一定量之后,各類相關關系和關鍵關系可以通過數據進行整體呈現,擺脫了傳統經濟社會一些隱匿的聯系無法識別和解釋的困境。大數據在業界作為云計算、物聯網之后的重大技術變革,所展現的廣泛發展前景,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關注,發展大數據成為政府、企業和社會重大的科技行動,甚至被認為是改變業態的基礎。教育領域也因為信息化產生了大量的數據,包括在線學習產生的數據、學習相關應用產生的數據、情境感知數據(學校數據采集系統,如攝像頭)、學習生活產生的數據等,通過數據之間的清洗、整合等,能產生極大的聚集效應,為教育賦能。在教育制度上,制度建設與學習效果的相互關系;在學習過程,什么樣的教學順序能產生更高的學習績效;在學習評價上,學生什么樣的行為預示著更好的職業生涯等,通過教育大數據能得到更多解釋和預測。作為新舊教育形態的轉換,大數據在工具、內容、方式、保障等方位為鄉村教育的發展提供支持,呈現了新的特征和前景。

  1.作為內容的大數據能支持鄉村教育開展深層次教育教學變革

  鄉村教育的根本問題是公平與效率的問題,這是鄉村教育發展的基本認識。解決鄉村教育公平與效率的根本在于改革,核心是建立科學而完美的現代鄉村教育制度,體現為既能理性理解城鄉教育的異同,又能科學處理好歷史、現在和未來的育人體系的構建,根本在于促進人的發展。這為大數據的工具屬性提供了支持:首先,在教育教學外部,大數據為科學制定政策、凝聚資源、建立規劃提供依據。在中國,教育機構作為政府的“外派機構”,實質上是受到政府控制的,政府通過政策制定、資源投放、支持服務等方式實現對教育整個體系的控制。在鄉村教育發展的歷程中,“撤點并校”是造成現代鄉村教育衰敗的主要原因,在制定相關政策的過程中,既有“功利取向”的價值觀在引導,也有自身認識不到位造成的決策失誤,導致“上學難、上學遠”的鄉村教育問題。通過有效布局大數據,挖掘人口發展趨勢、結構等人口學要素,結合村落、資源、環境、支持能力等多要素的大數據模型,并以此制定教育政策,實現教育資源的精準投放,通過資源投放實現公平與效益兼顧、基礎與發展協同,使鄉村教育適應國家教育現代化和鄉村振興的整體戰略。其次,在教育內部,作為認知工具、學習內容、策略優化和評價優化的大數據,能為深層次教育教學變革提供條件。鄉村教育面臨著許多問題,比如因為培訓失效導致教師專業成長不力、班級組織形式導致教師班級管理能力不足、信息技術的輸入導致業務能力受到挑戰等,這些問題大數據都能在某種程度上提供支持。比如大數據通過對教師專業成長軌跡跟蹤和學習者數據呈現,為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在教育教學中的決策優化、活動調整、評價優化等做支撐,促使教師和學生在更大程度上的“視域融合”,逐漸實現在鄉村教育場域中的最優化。再次,大數據是溝通教育內部和外部的有效工具。鄉村教育的問題,很多是教育政策制定與教育內部的溝通不暢而導致的,就“撤點并校”來說,很大程度上是忽視了教育內部學習者對就近入學、與鄉村文化的黏合等顯性或隱性價值。大數據通過各個方面信息的匯集,實現教育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溝通,促進教育決策者能根據教育內部的相關信息來科學、精準決策,同時也使得教育內部與社會需求接軌,使教學不再游離于社會之外,而真正融入社會之中。

  2.作為工具的大數據是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支撐

  本就捉襟見肘的鄉村教育資源的錯配,造成資源的不充分、不合理利用。隨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互聯網+教育”。在“互聯網+教育”的生態中,“通過大數據實現教育內部與外部的溝通,進而形成系統性、多向度性、建構性、統一性和多樣性”的學習生態,[26]使教育充溢活力,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成為鄉村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成為教育振興的重要內容。首先,由于大數據給予了鄉村教育資源配置優化的能力,需要加快部署相應的數據產生體系,使其成為整體大數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造成當今鄉村教育凋敝的重要原因是資源的錯配,人口學關注的大數據為學校布局、資源投入提供了基礎;資源、經濟發展大數據為學校資源投入提供了條件;教育本身的大數據為支持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基礎。所有大數據都指向同一目標,即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進而改進鄉村教育。其次,由于教育大數據給予了教師優化教學的可能,需要以更好的方式嵌入到教育教學中來。教育大數據為教師優化教學決策、提升教學活動可變性、準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提供了支持,并在比較城鄉教育資源的有效性、學習者自適應學習途徑的開發等上面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需要以更好的方式嵌入到教育教學中來,成為鄉村教育振興的重要支撐。再次,由于教育大數據考驗教師的現有信息技術水平,是教師現代化成長的重要內容。最后,大數據意識以及其分析功能應該逐步滲入鄉村教育的課程與教學活動中,尤其是針對鄉村民眾的職業教育計劃和遠程教育。大數據是未來行業發展的關鍵資源,其應用能力與行業發展水平密切相關,在鄉村教育乃至城市教育都應該合理引入相關的內容,培養大數據意識。

  3.作為保障的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振興夯實發展基礎

  作為一種共享形態的大數據,其本身是鄉村教育發展的重要保障。鄉村教育要得到較好的發展,在師資建設上要保證鄉村教師的數量和教師持續發展的通道暢通;在資源利用上,要逐步提升鄉村教育資源的利用層次;在教育供給上,至少要提供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內容供給,還需要為農業農村人口提供一定的職業教育。在鄉村教育凋敝的大環境下,實施學校的分類管理,注重教育相關政策建設與實施的程序邏輯,注重相關措施的個性化是鄉村教育發展的核心策略。首先,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科學的鄉村教育政策需要從學校規模、學校服務半徑、社會人口、地方財政情況、學生上學距離、交通情況等多方面的數據聚合進行設計,將資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保障鄉村教育的基本建設和鄉村教育民眾的受教育權,同時要通過數據的伴隨式采集,跟蹤數據的變遷情況,做出針對性調整。其次,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治理提供數據支持。鄉村教育治理的核心在于規范鄉村教育治理主體的有效參與的制度和程序,[27]進而發揮第三方對鄉村教育的關注、評價和監督,實現鄉村教育內部治理與外部治理的溝通,實現鄉村社區與鄉村教育的深入融合。鄉村教育治理的關鍵是有效性和規范性,大數據的核心作用方式是提供以數據為本的治理證據,支持鄉村教育治理者參與教育治理的能力,進而確保治理的質量和程序。再次,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教學優化提供資源支持。大數據本身是優化教育教學改革的資源,比如大數據對伴隨式數據的采集,以支持教學決策、教學過程優化等。同時,通過大數據系統的采集,教育體系可以采集到自身所需要的學習資源,提升鄉村教育資源利用效率。

  三、大數據支持鄉村教育振興的實現路徑

  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振興提供了內容、工具和保障,通過整體的頂層設計和優化布局,可以塑造鄉村教育的新形態。然而,要實現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中作用的發揮,還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首先是鄉村教育的基礎建設還不夠完善,難以達到支持大數據實現其效能的規模效應;其次是鄉村教育治理者觀念和能力與大數據的作用模式的需求不匹配,造成系統性的困境。要實現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中的作用發揮,需要將潛在的功效與鄉村建設的整體環境配套,設計科學的實現路徑。

  1.借助信息化2.0實現鄉村教育的大數據獲取系統

  信息化1.0時代完成了涵蓋鄉村教育在內的信息化基礎建設,信息化2.0的任務是積極推進“互聯網+教育”,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的核心理念,實施應用驅動和機制創新的發展路徑,圍繞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機制,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為目標,實現以信息化為引領的全新教育生態構建。在信息化2.0的任務指引下,有意識地布局鄉村教育的大數據捕捉體系,將所需要的、可能需要的數據進行埋點采集,實現鄉村教育發展領域相關數據的伴隨式收集和實時性處理,使獲取的數據能實質性地指導和支持鄉村教育。首先,需要明確鄉村教育發展的基本框架,并在多要素協同、城鄉一體等系統化建設理念下形成鄉村教育數據采集的模型。大數據是需要采集所有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無結構化數據,但是鑒于鄉村教育地域范圍的廣闊性,采集學習者的社會生活數據在內的數據既難實現,也缺乏相應的意義支撐。鄉村教育發展的數據采集需要在明晰鄉村教育振興和發展的問題基礎上,基于問題導向、過程支持和質量保證的三維框架中,明確鄉村教育發展的時、空和向度,并在此基礎上重新厘定鄉村教育振興的目標、內容、方法和形式,并加以落實,形成鄉村教育發展的模型,以此作為鄉村教育大數據采集的基礎。其次,通過研究設計數據作為證據的支持性條件。一個科學的模型需要恰當的“證據”支持,什么樣的現象說明了模型中相關要素的意義需要研究,什么樣的現象應該納入到模型中來需要設計和計算。比如鄉村教育的人口學視角中人口可持續發展模型,需要持續對鄉村人口發展的結構、流向等數據進行采集,確定鄉村教育的規模和相應的資源投入。再次,數據采集的布局需要和國家信息化2.0的行動結合起來,使采集的體系具有可行性。從采集數據的功能實現視角,越詳細的數據越有價值。但數據布局并不是一件沒有預算的行為,而是和教育的整體投入以及鄉村教育發展的承受力相關,需要在信息化2.0的框架下設計數據采集的硬件和軟件資源,進而努力打造一個開放、規范、有活力的數據采集軟件體系和硬件體系。最后,數據采集還需要和倫理需要結合起來。鄉村教育振興相關的數據采集是一種“向善”的行為,但并不是這種采集上的“善意”,就要忽視數據倫理的問題,大數據的采集要在道德和有序兩個體系的規范下發展,需要在安全、公平、知情等倫理準則的基礎上,對數據保持敬畏,不逾越倫理底線。[28]

  2.設計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教育振興路徑圖

  大數據對于鄉村振興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但大數據起作用的方式需要進行周密的設計,形成既滿足現實環境和基礎,又能面向未來的規劃。首先,明確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過程中可能發生作用的環節和方式,預設其生效條件并提供相應的支持,這是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教育振興路徑的構建依據和基礎。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的外部環境、內部環境都有作用的空間,但其作用環節和作用方式有緩急輕重之分,也有前期積累與后期持續發展的相關關系,比如鄉村教育布局重新調整的問題,是一個相對持續的問題,而大數據對教學過程結構變化和方式變化的支持,能迅速發揮作用,這就要求在發展大數據中,要實現校園數據優先策略,通過校園數據布局的有限發展,學習應用的有限開發,支持教育振興的整體數據戰略。其次,要設計路線的評價機制和反饋系統。以數據為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路線不僅需要關注數據對教育的支持,而且要與自身作用的方式的效果形成互動,對鄉村教育振興的路線的有效性提出數據布局,實施過程性的采集,實現邊發展邊優化。再次,要把數據意識的發展和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教育振興路線圖制定結合起來。數據使用效率和效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和教育管理者自身的意識和使用數據的能力決定的,鄉村教育治理也需要各個利益相關者合理的使用數據,這就要求在建設路徑圖的過程中和發展數據意識結合起來,通過支持研討、鼓勵實踐與參與相關培訓結合起來,提升數據相關者的意識。

  3.深入嵌入鄉村教育的各個方面

  鄉村教育振興的落腳點是通過改變鄉村教育內容、方式、過程等,實現鄉村教育現代化,打造與鄉村振興和國家轉型發展相適應的鄉村教育。大數據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愿景能否實現的關鍵也在于能不能建立起利用教育大數據支持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改變鄉村教育供給形式的現代鄉村教育體系。首先,要針對鄉村教育的現實問題,大力開發大數據相關應用。鄉村教育存在許多短板,有的是鄉村教育布局空間結構造成的,比如教學點分布的問題;有的是因為鄉村人口學因素造成的,比如混齡上學的問題;有的是因為師資因素造成的,比如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術滯后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研發相關的應用,通過大數據的精準、科學、及時等功效,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以混齡上學的問題為例,可以捕捉學習者的學習能力、習得程度,幫助教師適時調整關注對象,實現輔導的個性化。對于師資造成的理念不先進的問題,可以收集教師信息,有針對性地推送資源,支持教師按照自身的步調和學習風格,形成自適應學習路徑。其次,要針對鄉村教育的運行狀況,開展數據挖掘,以此為教師塑造與鄉村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做好支持工作。大數據作用在教育過程中,一方面體現在教育科研上,另一方面,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方面,是支持教師做好學習支持服務工作,幫助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與大數據互動,實現精準對接學生需求,提高學習成效。再次,要利用大數據的評價和預測功能,幫助鄉村學習者合理安排學習投入。大數據的應用最大功能是對當今發展狀態的全方位展示和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把握,也就是對事物準確的評價,大數據通過對學習者的評價,掌握學習者需求,在鄉村教育中顯得尤其重要,特別是面對學習者的生存狀態導致的學習需求差異,如大量的留守兒童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學習狀態監控缺失導致的元認知能力教育等。除此之外,什么樣的資源更適應學習者?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更滿足學生的已有狀態等,都有大數據發揮的巨大空間。

  4.培育以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振興治理文化

  我國社會結構由原來的“體制內單中心治理”向“黨領導下的多元化治理”轉變。[29]鄉村教育需要建立多元社會力量參與的教育治理體系,實現鄉村教育與鄉村文化的融合,消除鄉村教育與鄉村社會“并軌并懸空”的現象。建立鄉村教育治理體系面臨的核心問題是多方面的,比如治理能力不強的問題、政府與鄉村以及鄉村基層組織權力邊界不清的問題,需要提升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教育治理的能力,培養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治理的習慣,進而形成依托數據治理的文化。第一,“循數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方面,需要遷移到鄉村教育中來。“循數治理”的本質是實現以數據為證據的治理文化變革,[30]大數據通過對全體數據的采集,為多元主體參與鄉村教育治理提供證據,解決鄉村教育治理過程中的有效性問題。第二,大數據可以解決鄉村教育治理的能力不足問題。鄉村教育治理體系中,一是沒有解決鄉村教育與鄉村社會的溝通機制問題,沒有明確相應治理對象的職責和范圍,社會力量治理參與項目分散、方式不規范;二是沒有解決治理的評價問題,無法證明治理資源和治理過程的深入對鄉村教育實質性的提升。大數據通過證據支持的方式,提升參與者利用數據說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對鄉村教育午餐資源的投入,可以廣泛使用與市場聯動的食品價格和學校就餐人數等數據的綜合,確定相關補助的精準撥放。第三,大數據可以解決鄉村教育治理的社會參與精準性不夠的問題。鄉村教育面臨著許多問題需要提升精準程度,比如對貧困人口的教育精準幫扶機制問題,如何有效地鑒定貧困學生、如何設計扶貧資源的投入、如何保證扶貧資源的質量等,這些事情的決策需要大數據的支持。上文中涉及的學校布局問題,這種數據支持能提升布局的精準決策水平。通過利用大數據在治理過程中的角色固化和功能強化,逐步擴大大數據意識在鄉村教育治理相關主體意識的影響,并通過提煉模式、總結效果、分享機制建設等固化為依托大數據治理的文化。

  5.構建以數據為支持要素的鄉村教育振興保障體系

  發展以數據為支持的鄉村教育需要形成多元素、多向度交織的保障體系,構建人員、制度、技術、經費方面的保障。首先,數據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中蘊含了人才投入的需求。大數據蘊含了依托數據進行教育改革的理念,需要大數據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以及培訓的大規模普及,涉及大量既懂教育又懂技術的相關人才的投入。教育大數據的人才匱乏是業內發展不力的普遍現狀,廣泛的農村學校更是需要大規模的人才支持,需要有意識引導、有針對性地培養,為鄉村教育振興定制既懂一般信息技術,又在大數據理解、簡單應用方面有一定基礎的人才,夯實以數據為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體系的人才基礎。其次,要實現數據為支撐的鄉村教育發展,需要進行制度建設。利用大數據需要制度進行保障,比如對大數據的采集,需要在數據倫理的約束下進行制度建設,大數據融入鄉村治理需要保障其合法地位,這些都需要長期的制度建設,以保障大數據的正常發展。再次,要引導更多研究者關注鄉村教育振興,探討技術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的路徑。如何更加智能化地支持鄉村學習者參與在線學習?如何利用大數據支持教育的專業發展?如何利用大數據進行更好的學校布局?這些不僅是教育理念問題,也是技術問題,需要從采集技術、理解技術、表達技術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發展。最后,以數據為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還需要經費的保障。發展數據采集體系、培育數據能力、開放數據應用等都需要大量的經費。同時需要指出的是,要實現數據支持的鄉村教育振興模式,各類保障并不是孤立的系統,保障體系也不限于以上討論的范疇,建立大數據的標準、定義大數據的“證據”等都是支持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中發揮作用的保障。同時,各個相關要素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比如對人員的投入會影響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增加經費的投入需求,整個保障體系應該成為一個相互支持的體系,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大數據在鄉村教育振興中的作用。

  四、結束語

  大數據為鄉村教育振興展示了全新的愿景,是鄉村教育發展與振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性條件。但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并不是鄉村教育振興的靈丹妙藥,也不能一談發展大數據,就一定能振興鄉村教育。從鄉村教育問題的本質來看,最大的問題還是鄉村經濟并不能支撐鄉村教育發展所需要的人、財、物的問題,但并不是大數據就沒有用武之地,大數據之于鄉村教育振興,其著力的方式、內容、途徑具有廣泛而深遠影響。在國家振興鄉村的重要戰略下,鄉村教育的振興擁有了良好的外部條件,為鄉村教育布局大數據提供了強勁的支持。通過發展大數據,實現鄉村教育的前瞻性研究與創新性發展結合、戰略性布局與精準性著手結合、現實性能力提升與選擇性側重結合,優化鄉村教育供給水平,提升鄉村教育質量,實現鄉村教育治理體系的轉變,破解城鄉差異下的“公平與效益”難題。但鄉村教育振興之路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不斷前行中逐漸實現其功能,助力于鄉村教育振興。

  參考文獻:

  [1]楊宗凱,吳砥,鄭旭東.教育信息化2.0:新時代信息技術變革教育的關鍵歷史躍遷[J].教育研究,2018,39(4):16—22.

  [2]曹長德,汪洋.“村小去留”:鄉村教育之困與政策選擇[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6):20—26.

  [3]史平.我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的問題與對策:以山東省城鄉不同生源的教育背景差異為例[J].繼續教育研究,2015(4):8—10.

  [4]凡勇昆,鄔志輝.我國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研究報告:基于東?中?西部8省17個區(市?縣)的實地調查分析[J].教育研究,2014,35(11):32—44+83.

  [5][6]李慧勤,李曉雙,王曉航.城鄉學生認知能力差異的實證研究:基于云南五個縣市的報告[J].教育研究,2017,38(7):115—121.

  [7]易曉明.從繪畫符號看城鄉學生之差異[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1(2):1—6.

  [8]羅立祝.高校招生考試制度對城鄉子女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差異的影響[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1):32—41.

  [9]龔春明,朱啟臻.村落的終結?糾結與未來:經驗反思及價值追尋[J].學術界,2012(6):225—231+279—281.

  [10]閆守軒.鄉村教育“懸浮態勢”的困境與出路[J].教育科學,2013,29(2):34—38.

  [11]周興國.鄉村教育的現代化困境與出路[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8(4):1—6.

  [12]趙鑫.民族地區鄉村教師職業吸引力提升的理念與路徑[J].教育研究,2019,40(1):131—140.

  [13]陳時見,胡娜.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的現實困境與路徑選擇[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5(3):69—74+189—190.

  [14]程方平.教師保障:鄉村教育振興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8,39(7):84—86.

  [15]錢理群.農村教育的理念和理想[J].教育文化論壇,2010,2(1):5—12.

  [16]鄔志輝,楊衛安.“離農”抑或“為農”:農村教育價值選擇的悖論及消解[J].教育發展研究,2008(Z1):52—57.

  [17]康寧,張力,談松華,孫文正,李延成,胡衛,勞凱聲,吳華,譚方正.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的制度創新[J].教育發展研究,2003(Z1):42—52.

  [18]蔡志良,孔令新.撤點并校運動背景下鄉村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35(2):114—119.

  [19]容中逵.當代中國鄉村教育發展的基本架構[J].中國教育學刊,2011(3):30—33.

  [20]李森.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我國鄉村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現實困境與戰略選擇[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4):98—105+191.

  [21]廖其發.多元一體:中國農村教育的價值取向[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2(1):106—118.

  [22]張三夕.論現代化理念及其兩個維度[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2).

  [23]顧明遠.關于教育現代化的幾個問題[J].中國教育學刊,1997(3):10—15.

  [24]褚宏啟.教育現代化2.0的中國版本[J].教育研究,2018(12):9—17.

  [25]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01(1).

  [26]吳南中,黃治虎,曾靚,謝青松,夏海鷹.大數據視角下“互聯網+教育”生態觀及其建構[J].中國電化教育,2018(10):22—30.

  [27]李偉,李玲.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教育治理的價值?困境及建議[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5(3):75—81+190.

  [28]吳南中,夏海鷹.教育理解:教育大數據的意義之維[J].現代教育技術,2018,28(9):26—32.

  [29]李友梅.中國社會治理的新內涵與新作為[J].社會學研究,2017(6):27—34.

  [30]南旭光.大數據時代高等教育“循數治理”解析及實現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8):20—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视频 每日更新 |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 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 色视频在线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免费下载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 婷婷综合五月天 | 激情视频网站 | 国产免费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理论片 国产台湾在线 |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 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 精品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 色婷婷伊人 | 91精品久久 | 国产免费久久 | 五月天激情婷婷婷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本亚洲 | 色四月婷婷 | 天天想你在线视频免费观看高清版 |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国产精品偷伦免费视频观看的 | 色播五月激情五月 |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青草 |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1 | 日韩在线视 | 国产在线视频在线 |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级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99九九精品视频 |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区久久久久 | 热久在线 | 久热国产vs视频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色 | 婷婷爱五月天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 |